崇祯皇帝诛杀袁崇焕 袁崇焕真的死的很冤吗(2)

2025-04-23 11:42  互联网

而1626年,宁远大战,袁崇焕以不足2万之众,面对努尔哈赤的六万精兵。袁崇焕令满桂守东面,左辅守西面,祖大寿守南面,朱梅守北面,各将相互照应,他自己更是写血书激励大家。城中红夷大炮弹药充足,城外坚壁清野,烧尽房舍,转移人民,并且袁崇焕将府库之银一万一千一百两放在城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而努尔哈赤则写信给袁崇焕,扬言二十万人攻城,招降。但是从袁崇焕的情报来看,他得到的情报是努尔哈赤有13万人,但他依旧选择了拒绝投降。

与实际有所出入,情报并不出色;但却有胆略依旧敢抵抗。这场大战的结果更是扑朔迷离。

作为清人自己所书的《清实录·清太祖实录》中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大败后,遂大怀忿恨而回。而在亟需一场胜利的大明王朝中则是如此记述的"是役也,奴贼糜烂失亡者实计一万七千余人。"(《徐光启集》卷四《练兵疏稿二》)"天启六年正月宁远守城,歼贼一万七千余人。"(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二《请求火器疏》)

此为袁崇焕功,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则是与之相邻不远的觉华岛。战争也从来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是割裂的。正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借着寒冬,海面冰封,是役,明代海军7000人殉难,粮食8万石、战船2000余艘被焚烧。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明代关外的后勤基地觉华岛的被破坏也让宁远之胜显得微不足道。而也就在宁远之战之时,后来被袁崇焕莫须有诛杀的毛文龙,则选择派遣林茂春、王辅等进军海州,杜贵、曲承恩等直入沈阳。使努尔哈赤首尾难顾。

作为互为犄角的战略支撑点,我们其实是理解袁崇焕的难处的,大敌在前,八旗兵勇且众,但是一点我们也是可以确定的,他不是岳飞,更不是韩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元帅,更不是他自我吹嘘的"五年平辽"的神将。

宁锦之战,面对皇太极的围锦州,攻宁远之策,袁崇焕以祖大寿等绕后,以水师东出牵制,炮击无数,遂解宁远之围。锦州之围中,皇太极又被赵率教红夷大炮击退。

那么崇祯帝赋予了袁崇焕什么呢?由于年轻,更是信任了这位"大明岳飞"的五年平辽之策,在大明王朝收成好的年景,国库收入也不过400万两白银,更遑论是上任伊始,便是蝗灾、旱灾的崇祯朝了,但就是如此,仅仅在袁崇焕主政辽东的一年半时间里,崇祯帝已经拨付白银一千多万两,盔甲68万副,米粮另算。此时的袁崇焕,有13万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