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

2022-10-10 08:59  北京商报

此外,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统计,截至2022年7月,发明专利有效量排名前三的领域依次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为28.4万件,所占比重为9.3%)、测量领域(为23.5万件,占7.7%)和数字通信领域(为21万件,占6.9%)。数字技术领域占比提高。

同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洪江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通过保护产权形成激励机制,为权利人提供持久的创新动力。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创新者以产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其创新成果,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动力源泉。

"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原始创新活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极大地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造和创新活动,促进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蓬勃发展,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架设了桥梁、提供了保障,推动了各产业领域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洪江说。

立法+打击为知产护航

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胡文辉指出,十年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

民法典确立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法律原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完成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与司法部联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