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其他文具盲盒销售当中,商家的营销手段一样不落下风。在记者走访的北京几家中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内,盲盒笔买6送1、集齐全部款式再赠送一支盲盒笔等销售标语时不时会出现在文具店内。
记者以进货商身份咨询一位义乌文具厂家时,对方告诉记者:"没有卖不出去产品,只有不会动脑子的商家。"
该商家以自己店铺中售卖的一款狼人杀盲盒笔为例,手把手教授记者营销技巧:"一套笔包括平民、狼人、女巫等共有九个角色,每支笔配套的还有身份牌,你可以在店里标明'集齐九款免费赠送一盒,很有可能拆出隐藏款角色',小孩子就会对这个隐藏款好奇,拼命搜集款式,甚至和同学交换,拉着同学一起来买,这生意不就源源不断了吗?你还可以告诉他们里面有精美身份牌,大家可以用卡片玩狼人杀游戏等等"。
在该商家售卖的几款盲盒笔中,最多的一款共有12个不同角色,以每支零售价10元为例,孩子要想集齐全部角色最少需要120元。
不过,由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商家的这种营销行为很难被定性和规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在盲盒相关指引政策出现前,商家对于盲盒文具等盲盒产品的营销行为都属于正常市场行为,"只要明码标价,都是合适的",但考虑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盲盒卡牌、盲盒文具等本身又带有博彩性质,孩子购买盲盒时很容易带有赌博心态,进而沉迷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则表示,文具店引导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肩负起成年人应尽的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根据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规定,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绝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均需要由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