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姿上半年净利大降九成:衣难卖、医难赚,转型前景不明朗(3)

2022-08-18 09:33  蓝鲸财经

据新华社报道,朗姿股份对医美领域的探索最早始于2015年,彼时,公司参股韩国医疗美容服务集团DMG,并于次年收购米兰柏羽和晶肤两大品牌,正式进军医美行业。此后,医疗美容业务在公司发展欣欣向荣。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医疗美容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5%,这一数据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更是提升至34.76%,直逼第一业务时尚女装的41.27%。也因此,市场上出现不少声音,其中一部分猜测,朗姿股份未来或许要弃"衣"从"医"?

对此,蓝鲸财经记者曾致邮公司进行采访,不过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弃"衣"从"医"并非良策,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会更大。

首先,就盈利能力而言,公司医美业务优势有限。据了解,朗姿股份旗下三大医美品牌均以线下机构运营为主,处于医美产业链的中游。

"由于进入的技术壁垒高,且成本结构不同,上游的供应商往往比中下游厂商拥有更高的净利率。"在蓝鲸财经记者此前的采访中,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指出,医美上游生产商拥有核心技术,而Ⅲ类医疗器械证等资质认证为上游厂商筑起了坚实的护城河,因而他们的毛利率普遍在9成左右,净利率在3至6成。与此同时,中游医美机构的毛利率在5至6成,因为获客成本过高,净利率介于亏损至1成之间。

事实的确如此,在半年报中,朗姿股份医美业务虽呈现增长,但毛利率却是逐年下滑,今年上半年仅48.76%,在三块业务中处于最低水平。

"总体而言,净利率间接反映出上游厂商比中下游厂商的护城河更加宽阔,而自身研发实力是坚实产品壁垒的前提,所以越来越多的医美企业开始着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壁垒以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王文华如是说。

此外,就产品分布来看,公司医美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偏科"现象。据了解,朗姿医美目前在运营的有"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三大品牌,共计29家医疗美容机构。

朗姿上半年净利大降九成:衣难卖、医难赚,转型前景不明朗

图片来源:朗姿股份半年报

其中,仅拥有4家机构的米兰柏羽,在公司医美营收中的占比接近65%,而米兰柏羽旗下的一家医美机构便已占据超4成比重。与此同时,公司前5名医美机构的收入,在医美主营业务中的比重便已接近80%。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分布下,公司医美机构整体发展前景不算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下游医美行业乱象频出,也让国家对此问题更加重视。而在医美监管趋严环境下,朗姿股份旗下的医美机构米兰柏羽,却在今年年初因"营销广告虚假宣传"出现在了小红书的虚假种草名单中,并被小红书平台进行封禁;此外,"晶肤医美"和"高一生"两个品牌也曾因违规遭到过处罚。

不过,整体来看,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及业绩压力,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以及医美业务加速扩张的影响。首创证券认为,随着新设机构逐步成熟,朗姿股份盈利能力预计逐步改善,服装业务多措并举下维持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