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羊礼两个月后,赵佶父子又一次踏上旅途。这一次,目的地是韩州。农历十月底,东北已经降雪,气温一日低甚一日。二十六日,赵佶一行在风雪中上路;两个月后,距新年只有四天时,他们终于抵达韩州。
近900年后,我从长春出发去韩州。在四平附近下高速后,汽车转入一条土石公路。公路两旁,密布着高大的杨树林,杨树林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偶尔隐藏着几户人家。当土石公路变成硬化路面时,远远地,我看到一些楼房起伏在庄稼地尽头,隐约有城镇的模样。在一座烈士陵园对面,我寻到一块石头,上面用刺眼的红色写了四个字:韩州古城。旁边,是一段只有一米多高的有箭垛的城墙,城墙上,也有几个红字:八面城遗址。显然,这个所谓的遗址,是近些年的拙劣模仿。
历史上,金国设置的韩州曾三迁治所。我寻访的昌图县八面城镇,是它的第二个治所。比对年月,就是赵佶流放时的韩州州府所在地。赵佶到韩州时,原本滞留于燕京的近两千俘虏,病死饿死后,幸存九百来人,也一同迁到韩州。双方会合后,韩州的俘虏约2200人。金人给俘虏们划拨了45顷土地,令他们耕种自食。
即便做了俘虏,赵佶仍是俘虏中地位最高的,且他年近五旬,在当时已是老人,自然不会亲自躬耕。只不过,与从前的奢侈豪华相比,如今的生活就捉襟见肘了,人生的巨大落差简直可以用来发电。身为文化人,能够给流放中的赵佶带来片时欢娱的是读书。不过,在文化极为落后的金国,他常常面临无书可读的窘迫。他曾对蔡鞗感叹说,"北狩以来,无书可读。"有一天,偶然遇到货郎挑着书出来卖,他兴奋地"以衣易之"。
很可能,赵佶以为韩州就是他的终老之地,他的余生将在这片肥沃而沉静的平原上度过,最终就像他的儿子赵楷那样,死在韩州,葬在韩州。孰料,在韩州一年又7个月后,金人再次令他上路了。这一次,是韩州东北一千多里之外更加偏僻也更加恶劣的五国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