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为了所谓的爱情跑到大山里生孩子,三年里每周就靠100块钱过活。后来带着孩子跑出来,把娃的姓改了,男方家居然就以此为借口,一分抚养费都不肯给。这段从糊涂开始的感情,最后变成了套住女孩的枷锁,最无辜的还是孩子。这里面,到底是年轻不懂事惹的祸,还是人心太凉薄?
2021年夏天,重庆酉阳的小赵刚初中毕业,心里正对长大成人的世界充满幻想,就迷上了上网聊天。在网上,她认识了19岁的四川乐山男孩小邹。屏幕上的文字好像带着魔力,把两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越拉越近--小邹会说些好听的情话,还会跟她描绘以后的日子,小赵在这份从来没有过的关心里,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
没聊多久,两人就按捺不住想见面。见面那天,小邹穿了件干净的白T恤,说话还有点害羞,这让小赵彻底迷上了他。年纪轻轻,正是容易对爱情冲动的时候,总觉得爱情能搞定一切,他们俩就像两根干柴,一点就着,很快就越过了该有的界限。那时候的小赵,哪懂什么叫责任,只觉得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没错。
几个月后,验孕棒上出现两条红杠,像晴天霹雳一样把小赵打懵了。她攥着试纸,手抖得厉害,回家把这事跟父母一说,妈妈当场就哭了,爸爸气得把杯子都摔了:"你才多大?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养得起另一个孩子!必须打掉!"
父母反应这么激烈,小赵有点害怕,可她转头把父母的话告诉小邹,对方却急了:"那是我们的孩子,怎么能说打就打?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们一起把他养大。"这些话让小赵彻底放了心。她本来就特别看重谈恋爱,这下完全站在了小邹这边。她偷偷收拾了几件衣服,把爸妈的电话拉黑,跟着小邹去了四川乐山的大山里。当时她还觉得这是去追求幸福,哪想到其实是跳进了苦日子里。
现在想想,小邹说的"会负责"从一开始就不靠谱。一个刚成年的小伙子,自己都不会挣钱过日子,怎么可能撑起一个家呢?可小赵那时候被爱情迷了心,觉得爸妈的阻拦都是碍事,把小邹一时说的承诺当成了一辈子的保证,最后为这份傻念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小邹的家在大山最里面,一栋红砖房孤零零地建在山坡上,出门买包盐都得走半小时山路。小赵第一次看到这地方,心里就有点发慌,但一想到身边有小邹,就硬撑着安慰自己:"只要有爱就行。"
孩子生下来后,小邹说要出去打工挣钱,让小赵在家带孩子。"你好好看着孩子,我挣钱养你们。"这话听着挺暖心,可实际情况却特别寒心--小邹每个月只寄回来400块,算下来每周就100块。
现在这年代,东西越来越贵,100块在山里能干啥?一袋最便宜的奶粉都要一百多,孩子的尿布、家里的油盐酱醋,哪一样不要钱?小赵经常算着钱过日子,买奶粉的时候得跟商店老板欠着账,给孩子买件小衣服都要想半天。她自己更是舍不得吃,有时候一天就啃两个红薯,人瘦得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
有一次孩子半夜发烧,小赵抱着浑身滚烫的小家伙,急得直哭。山里没有医院,只有一个卫生所,她摸黑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结果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买药。最后还是卫生所的医生看她可怜,先把药给了她让她欠着。那天晚上,她抱着孩子坐在石阶上,看着黑漆漆的山,第一次觉得特别绝望--这就是她为了"爱情"放弃一切换来的生活。
其实小赵不是没想过出去工作,可小邹总说:"孩子不能没有妈,等我赚到钱就好了。"这话一拖就是三年。这三年里,她就像被关在山里的鸟,跟外面的世界断了联系,也失去了自己挣钱过日子的能力。每周那100块,哪是什么生活费,更像是一种打发,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只能依附别人,没什么尊严。
现在想想,小邹给"一周100块",说不定从一开始就算计好了。他知道小赵年纪小、没见过什么世面,又跟家里断了联系,只能靠着他。这种用点钱就想拿捏住对方的方式,哪有半分真心?而小赵,在一天又一天的穷苦日子里,终于看清了现实:爱情不能当饭吃,靠着别人过日子,注定没有尊严。
2024年春天,小赵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她趁小邹出去打工,偷偷带着孩子回了重庆。站在熟悉的街上,她感觉像隔了一个世纪,以前的同学有的在上高中,有的在学手艺,只有她,带着一个三岁的娃,浑身都是累。
找工作的时候特别难,没学历、没经验,还得照顾孩子,她只能做点服务员、洗碗工之类的零活,每天累得倒头就睡。可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她又觉得有了劲。为了让孩子能顺利上学,她把孩子的户口落到了父母名下,还把姓从"邹"改成了"赵"--她想彻底告别过去,也想让孩子跟着自己,少受点委屈。
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因为改了姓,男方家就彻底不想管了。她试着联系小邹要抚养费,发现自己早就被拉黑了;打给孩子爷爷,对方说的话更让她心寒。
"孩子都不姓邹了,凭什么让我们出钱?"电话里,老人的声音听着还挺有理。当记者问起孩子的生活费,他居然提出"一家养五年"的荒唐主意,说让孩子在四川和重庆两边跑,好像孩子是个能随便挪的东西。
更可笑的是,爷爷说自己不知道小邹的联系方式,"他出去打工了,我也找不到"。这话谁信啊?一个当爹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亲生儿子在哪?说白了,就是一家人不想承担责任,找各种借口躲清闲。
从法律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不会因为孩子改了姓就消失。小邹和他家人的做法,不光不合情理,更是犯了法。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拿"改姓"当挡箭牌,说到底,还是没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家人,也没把小赵的付出放在眼里。
现在的小赵,在重庆租了个小房子,一边打工一边带娃。她经常夜里睡不着,想起16岁的自己,总忍不住掉眼泪。"要是当初听父母的话,现在会不会不一样?"可人生没有回头路,她只能咬着牙往前撑。
她告诉记者,会通过法律要回抚养费,不是为了别的,就为了让孩子能有个保障。"我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让孩子跟着我吃苦。"说这话的时候,她眼里有了以前没有的坚定。
这场乱子里,最可怜的是那个三岁的孩子。他没做错任何事,却要承担父母年轻时冲动的后果,一出生就过着穷日子,现在连爸爸该给的抚养费都拿不到。而小赵,用三年的青春和眼泪,终于明白: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靠着别人永远不会有安全感,只有自己变强了,才能给孩子和自己像样的生活。
小邹和他的家人,或许能暂时躲开责任,但良心上的债,早晚要还。毕竟,血缘是割不断的,法律也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