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兵力到底有多夸张!(3)

2024-06-03 14:02  360kuai

诸侯中,袁绍、王匡、张扬屯兵河内,张邈、刘岱、乔瑁、袁遗、鲍信、曹操、张超屯酸枣,孔伷屯颍川,孙坚、袁术屯南阳,韩馥屯邺城。其中,三国志原文说了袁术等十人是"众各数万"。不过这数万本身范畴比较宽,两三万到七八万都可以叫数万。即使按最少的两万计算,这十路诸侯总数也有20万之多。此外曹操有兵力五千,孙坚有数万,张扬是几千,张超估计兵力在一二万左右。这么算起来,历史上十四路诸侯的总兵力至少在20多万,和《三国演义》中大致相当。

再从另一个角度算,张邈、刘岱、乔瑁、袁遗这几个屯兵酸枣的总兵力是十余万,再加上曹操(5000)、鲍信(二万多)等,总兵力可能为15-20万。再加上河内的袁绍、王匡和张扬,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南阳的孙坚、袁术,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颍川的孔伷和邺城的韩馥,总兵力四五万到十万,这样诸侯的总兵力大致下限为30万,上限为50万。

这么一算,对于诸侯讨伐董卓一战,《三国演义》的兵力不但没有夸张,简直反而显得比较保守了。大约这次战争本身双方动员的兵力规模已经足够大(尽管并未全部投入),所以罗贯中无须夸张吧。

下面再看看三国中另一场关键战役--官渡之战。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的前哨战--白马坡,颜良率领的袁绍军为"前部精兵十万",而曹操则是"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此后关羽飞马斩颜良,"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即袁绍至少损失了数万这个量级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