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人抱怨过缺马,但是唐朝之后,中原王朝的马匹数量锐减,后来的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期,才有20万左右,后来则更少。宋朝的马为何越养越少?或许有人要说,唐朝之所以有这么多马,因为唐朝有面积广大的产马地,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唐朝时期的主要产马地陇西、金城、平凉、天水、绥州,在宋代时依然掌握在中原王朝手里。
但是为何最后没马呢?也许只能用"体制"原因解释了。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发起轰动一时的变法,核心内容就是推行"保马法",把国营马场的马分给有条件的农民饲养,同时免除养马户的赋税和劳役,政府还给予补贴。
"保马法"本是谋国之举,但不料百姓却不堪其重。因为一旦马匹病疫死亡,就要赔偿上万钱,一般小康之家会由此破产,故而"人人以有马为祸"。引发民情汹汹,不出十年,国马奇缺。北宋之所以最终灭亡,与之不无关系。
其实对比一下两朝的疆域就明白,冷兵器时代,马有多少,国有多大!
(参考资料:《唐代马政》、《新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