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八年,不是上苍被感动了,而是在于谦等人的运筹下,瓦喇被迫释放了明英宗。二十二岁的明英宗从漠北返回了北京城,没想到等待他等待他的是太上皇的虚名,第一时间就被幽禁进了冷清的南宫;更没想到的是自己风姿绰约明眸善睐的皇后,变成了一个病体支离残疾缠身的女人。但在最初惊愕之后,朱祁镇很快就知道了皇后致残的原因,百感交集,视若珍宝。人很奇怪,你只有在失去了所有东西之后,才能发现身边还剩点什么。
三
明景帝比哥哥能干,并没有想加害刚回国的明英宗的意思,但这不等于说不防范英宗。明景帝想方设法把侄儿从太子位上赶下去,不允许英宗走出南宫一步,朱祁镇闲来无事喜欢在宫里的一棵大树下晒太阳,不久,景帝就命人把这棵树给伐了。钱皇后和英宗胆战心惊,被幽禁的英宗不但没有得到与"太上皇"头衔相符的生活待遇政治地位,到后来就连日常衣食都变得难以维持了。钱皇后只能用自己仅存的一只眼做点针线活,和宫中的人换些日用品度日。患难见真情,这样的日子又是一晃过了八年。
景泰八年(公元1457)正月,景帝患病并迅速加重。三十岁的朱祁镇南宫事变,再次登上帝位,庶长子朱见深复立为太子。英宗既已重登大宝,皇后当然也要再次册立。有人以皇后残疾,且无子嗣,应立周贵妃为后,被朱祁镇怒斥,宣布后妃之位依然如旧,钱皇后永远是大明皇后。钱皇后终身不能生育,英宗就细心呵护钱家后人,钱皇后弟弟钱钟之妻遗腹生下儿子钱雄,尚未成年就升迁到了祖父的官职地位,官任都督同知。英宗本还想进一步封爵钱雄,被钱皇后再三推辞。
天顺七年(公元1463)十二月,年仅三十六岁的明英宗患病,病情很快加重到无法上朝理政的地步,只能让皇太子朱见深代理国事。英宗深他生怕周贵妃会在他死后报复钱皇后,所以在口授遗诏之后,还特意对太子说:"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此后他怕儿子最终会偏向生母,临死之际还拉着大学士李贤的手:"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想而不得,难怪周太后要处处为难钱皇后。太后加尊号周太后要争,与英宗合葬周太后也要争,但屡战屡败,在辅臣们的一致反对下未能得逞。钱皇后本不看中名利,从不与周太后争夺主宰后宫的权力。周太后逼迫儿子给钱皇后另寻坟墓以泄私恨,但经过九十九位朝廷大臣的协商合议、百官伏哭文华门外之后,宪宗才决定将钱皇后的梓棺埋在距离正统皇帝玄堂数丈远的地方,而在陵墓的右边,也同时先准备了一个虚圹,用来埋葬周太后的尸体。周太后心有不甘,钱太后死后埋葬时,周贿赂了经办此事的太监,故意挖错墓穴,偏离明英宗墓穴几米远,两个坟墓间用石板隔开。明英宗和钱皇后"生同衾,死同穴"的心愿最终没能实现,却留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千古佳话,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