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除了费仲、尤浑,还有两个佞臣十分出名。那就是飞廉和恶来。
在原著中,这两个佞臣在纣王失败之际,将传国玉玺偷取后献给了武王。
后被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杀掉祭旗,成为冰消瓦解之神。
可是,根据《逸周·世俘》的记载,武王克殷杀了纣王之后,这两个人都没有死。
特别是恶来,继续带着一支军队与周人对抗。
恶来的"恶"当作"亚",是殷商时期的一种官职名,殷商时期的"亚"很多,殷墟卜辞里称为"多亚",因为亚、恶古字通假,所以才写成"恶","来"是他的名字。
他是飞廉之子,一个大力士,勇猛善战,能徒手博虎。
他不肯投降周人,于是周武王就命令吕望也就是姜子牙去追杀他,《世俘》里说"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至,告以馘俘"。
"太公望命御方来"是个倒装句,就是"命太公望御方来","御"本来是使马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进"义,是进击、追杀的意思,和后来的抵御、防御的意思不同;"方来"据陈逢衡、于鬯、陈汉章等人的说法就是恶来。
吕望追杀了恶来三天,到了丁卯日回来,向武王献俘,说明大获全胜。《史记·秦本纪》里说"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说明恶来是被太公望打败杀掉了。
另一个说法是恶来是被武王射死的,《尸子》里说武王"亲射恶来之口",就武王亲手射恶来,射中他的口,致死。
不知道是武王在和恶来作战的时候射的,还是吕望抓住了恶来之后射的,反正是把恶来射死了。
前面说《封神演义》中飞廉和恶来被封为冰消瓦解之神。
但是也有一种更普遍的说法,说飞廉成为了风伯。
《水经注》称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被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
不过上古时候的风伯也叫飞廉,而且是蚩尤的左膀右臂,这个飞廉是一个神兽。
传说蚩尤请他和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
后来黄帝部落用了指南车才辨别了方向,打败了蚩尤,降服了风伯。
《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根据文献的记载,飞廉的形象时而像飞禽,时而像走兽,并不统一。
笔者以为,既然飞廉善飞,那么长得像飞禽大概比较符合吧。
恶来被杀了,他的老爸飞廉(《封神演义》中这两人是兄弟)跟着纣王的儿子王子禄父也就是后来的武庚投降了周人。
周武王为了收服殷人的心,就封纣王的儿子王子禄父于卫,仍然居住在殷,其都城仍称为"商邑"。
可是禄父身服心不服,后来成王时与三监叛乱,又自立为王。
在这场叛乱中,飞廉是积极的参与者,说明飞廉不像儿子恶来那么死心眼,他只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反扑。毕竟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成王平叛,兴兵伐三监,进攻商邑,杀了王子禄父。
飞廉就发挥自己"善走"的才能,跑到了东夷的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
这里本来也是商人的都邑,盘庚在迁殷之前就居住在这里,所以也称为"商奄"或"商盖"。
飞廉在这里和东夷人一起造反,抵抗周人,这就是周人所谓的"东夷大反"。
于是周公就开始东征,攻克了商奄,杀掉了飞廉,一部分东夷人南逃到了江淮地区,一部分则被征服成了周人顺民。
而这时候西方的一支戎狄叫奴徂之戎,不断地侵扰周人,让周人非常头疼。
为了抵御他们,成王就下令把征服的商奄之民西迁到了邾圉这个地方(《汉书·地理志》称为"朱圄",在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南),让他们去对付奴徂之戎。
这伙西迁的商奄之民,就是秦人的祖先。
这个记载见于清华简《系年》,证明了秦人虽然兴起于西戎,而实际上他们本来是东夷人,老家是在东方的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
可以说,飞廉和恶来不但不是奸臣,还是大大的忠臣。
而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也是那个被杀掉的恶来。
三国时候的典韦,因勇冠三军,又对曹操忠心耿耿,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