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之中,都认为清朝时期那些清军将士们在反抗洋人的时候,依旧是骑着大马拿着砍刀。而洋人则会使用热武器,洋枪长炮等着大清的进攻,然后从容不迫的射击。这个时候我们也难免不会去想象这一画面,认为清军显然就是傻子,明知道长枪火炮的威力却还要前去送死。
然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当年清朝在和洋人作战的时候,也并非全部都是依靠大刀长矛,而也有着相当先进的枪支火炮。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长枪火炮更是成为了清军的标配。那么这又有了一个疑问,既然清军都已经有了枪炮子弹,为什么还是不能打过洋人呢?而且还经常会被洋人打得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
其实这和当时清政府的落后腐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时的军队之中,士兵们虽然拥有着强大的武器,可是他们却缺乏了战斗的信念。这些士兵不明白自己是为了保家卫国还是为了统治者效力,也不明白打仗有什么意义,只知道自己保住自己的小命。所以在这种心理下自然也就无法战胜敌人了,而且当时清朝的训练方式也非常有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士兵们的命中率非常的低,即使有着枪炮,可是打不准敌人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至于命中率有多低呢?既阻碍1917年的时候,张勋准备复辟,随后受到了北洋军队的反击。可是当北洋军到达张勋公馆的时候,却发生了奇怪的一幕。而这些也全部都被一个英国人莫理循给记载了下来,他的记载中说到北洋军队的枪是朝天放的,而且在北洋军的士兵排列好后,向张勋公馆发射子弹时,却没有让张勋公馆的围墙中一颗子弹。甚至莫理循还调侃说北洋军应该用弓箭而不是子弹,起码还能省钱。可见这样的清朝军队,怎么能战胜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