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从邓艾和姜维屯田,看曹魏与蜀汉的兴衰(2)

2024-04-05 07:02     360kuai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曹魏为解决对东吴作战的后勤问题,特准备在东南一带进行屯田,积蓄军粮。邓艾奉命前往视察,他从陈、项二县出发,一直到了寿春。经过这次实地考察,邓艾提出两个可行性建议:第一,兴修水利,第二,实行军屯。

为此,邓艾还编著《济河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导如何"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他认为开挖河渠,引水灌溉良田,还能通过水路,运输粮草。

兴修水利是进行屯田的基础,只有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屯田也会事半功倍。如现在,在淮北有常驻军2万人,淮南有常驻军3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两岸常驻四万大军,"且田且守",风调雨顺时,实现大丰收,扣除屯田费用,每年仍然有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如此积累六、七年,淮南会有三千万斛军资储备粮。凭着这些储备粮,曹魏面对劲敌东吴"进可攻,退可守"。

以上是邓艾给上司司马懿的调研报告,从中我们可知,如果按照邓艾的构想,实现屯田,曹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曹魏东南边境对北方腹地运输粮草的依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淮南一带屯田,曹魏与东吴边界既有兵,又有粮,即使在战争最激烈状态,也不需要太忧愁粮草不足的问题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