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14万皇室贵族去哪了?有人回乡种田,有人至今穿龙袍

2024-04-25 14:02     360kuai

大清灭亡后,满族的姓氏就很难见到了,无论是什么爱新觉罗、还是叶赫那拉,似乎都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众所周知,满族中级别最高的一群人就是旗人,在1911年之前,人数达到了600万之巨。不过,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这些旗人在辛亥革命之后骤降到150万人,关于其具体原因,相信大家也略知一二,笔者也就不多加赘述了。

也许有人问了,既然大清已经灭亡,满人往民间一躲不就成了么?从理论上看,此举确实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缠足。清朝时,满族女子不用缠足,与汉人通婚的除外,只要双脚完整,这些女子便逃不过追捕,而其家人,也会顺着这条线被一并查出。当然,这只是对女子而言,相比之下,满族男子就要幸运许多,起码从长相上看,他们与汉人就没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只要满人将姓氏改掉,就能顺利度过下半生,而且这一苗头,在满清入关时就已经出现了。最初,满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满语还是努尔哈赤命人创立的,其中还有好些借鉴了蒙语,历史底蕴并不深厚。于是,在普及度不高的情况下,一些满人就偷偷将姓氏改为汉姓,虽然这只是民间的个别行为,但是对满清统治者来说,却不是一个好信号。

《清稗类钞》中有言:"高宗不喜满人渐染汉俗,有命名如汉人……恐忘本也。"不得不说,乾隆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满人浸染汉文化的时间一长,就会渐渐被同化,这是不可逆的"大势所趋"。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清灭亡之后,改为汉姓却成了满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回归民间之后,14万皇室贵族失去了往日的优厚待遇,他们只能和寻常百姓一样自谋出路,靠双手获得财富。

不过有趣的是,满人改的汉姓也千奇百怪,有的为图省事,直接把原姓氏的第一个字作为汉姓,比如富察氏改为富,佟佳氏改为佟,纳拉氏改为那等。稍微严谨一点的人,便将满族姓氏直接汉译过来,比如钮祜禄的汉译--狼,然后再取其谐音:郎姓。另外,同一个满族姓氏还可以不同的汉姓,拿"爱新觉罗"为例,它的汉姓便有金、罗、肇、德等,反正大清已经灭亡,改什么姓氏都不重要了。

没过多久,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姓氏:呼、阿、西、布等,一旦看见这些姓氏,便能推测出他们的出身,大概率是满人后裔。尽管如此,可一些满清贵族却坚持保留旧制,即使到了今天,他们也没有改变姓氏的意思,有的还自称大清皇室后裔,甚至穿上龙袍。爱新觉罗·州迪住在广州,他说自己是多尔衮的10世孙,溥仪的堂弟,若他所言不虚,他还真是个妥妥的"皇族"后裔。

几十年来,州迪一直按照祖训行事,他家里的布置就像王府一样,到处充斥着满清贵族气息。此外,州迪外出也会身穿黄袍,若是赶上了祭祖,他还会换上龙袍,俨然一副"真命天子"的装扮。不过,州迪的身份却至今存疑,经专家查证,溥仪并无这号堂弟,而且启功先生也发声痛斥,说他不应顽固不化,妄想恢复旧制。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进,绝不会因为个别人就停滞不前,即使州迪仍我行我素,也只是个世人眼中的"笑话"罢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