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美联储加息既表明其通胀压力大 也显示其2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结束(7)

2022-06-16 22:07     凤凰网财经

第五是印太经济框架。5月23号,美国总统在日本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中国周边的国家大都加入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如此等等,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已经延续多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形成结果,世界发生了巨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次的全球巨变中,我们看到:第一,经济因素并不是第一位的考量。过去一二十年中,我们已经形成一个思维定式,认为不论国内国外,经济都是第一位的,给钱就行,把利益给够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看来不是这样。俄乌冲突中,欧洲许多国家的举措,表明了宁愿不要利益也要断绝关系的一种状况。第二,价值观的认同,国家安全的考虑,文明的冲突,可能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因素。

这样看,未来的格局,是全球化和区域化还是集团化,值得思索。我本人倾向于认为是区域化,乃至集团化。"我个人一直是坚定的全球化主义者,但是,面对不断恶化的俄乌局势,我已基本放弃了全球化仍将继续的判断,因为我发现,支撑全球化发展的各类因素已经基本上丧失了。"

很多人认为全球化理所当然,其实不是。回顾历史,二战以来共有80年里,其中50年是分裂的,另外30年才是全球化。我曾在一本名为《失衡与再平衡》的书中,将二战结束到上世纪90年代那一段的世界经济格局概括为"半球化"。什么是半球化呢?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两大阵营:

一个阵营以苏联为首,东欧、中国、越南、朝鲜、古巴等,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即"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是实体,是有机构的;它有银行、有通行的货币即卢布、有国家间的经济分工。当时,苏联将中国安排的分工为主要从事农副业生产,然后,一车皮一车皮的农副产品拉到苏联去,换回我们所需的工业品。当时,我们的毛主席就不满这种"分工体系",与苏联抗争,中苏不和,这是重要原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