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23.9万台,曾被“嫌弃”的慢充桩为何又火了?

2022-06-14 15:32  搜狐
「 慢充还是快充,这是一个问题 」

当你把电动汽车停在慢充桩前面,等上大半天才能充满电,走也不是等着又难受,是不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这也是各地快充站(桩)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不过,今年业内火起来的,似乎不仅仅是快充……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公共充电桩同比增长53.4%。截至今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33.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57.7万台、交流充电桩75.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5台。

相比去年同期,直流充电桩(快充桩)增加了21.4万台,增速高达60%。不过,除了直流充电桩之外,交流充电桩(慢充桩)的数量也在奋起直追。

相比去年同期,交流充电桩增加了23.9万台,增速已经逼近50%。同时,直流充电桩占比公共充电桩仅为43%。换句话说,交流充电桩的保有量更大,呈较高的增长态势。

我们都知道,比起充电功率动辄上百、数百千瓦的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功率只有几千瓦,充电速度比较慢,一辆纯电动汽车充满需要半天时间,效率明显低于直流充电桩。因此,很多车主一看是慢充桩就会嫌弃地离开,另找别家。

那么,充电效率低下的交流充电桩如今为何仍有企业追捧?巨大增量背后,凸显新能源行业哪些发展现状?

「 01 」

充电桩企业为何"弃快从慢"?

"交流电慢充桩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会越建越多。"

嘉铭(化名)是深圳一家新能源投资企业的业务拓展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他所在的公司在珠三角地区运营着超过1000台直流充电桩,以及将近3000台交流慢充桩。

从今年开始,公司决定暂时不再投资新建直流充电桩,计划新增的公共充电桩一律为交流充电桩,而且主要布局在珠三角各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内。

当问及他所在公司为何暂时搁置直流充电桩的投建计划,转而发力交流充电桩时,嘉铭的回答是降本增效。

"好多同行企业都在小区、综合体停车场,抢着布局慢充桩。"他表示在一、二线城市投建交流充电桩,投入产出比更高。但是,交流充电桩充电效率低,特定时间内"翻台率"远比直流充电桩低得多,何来投入产出比更高这一说法?

嘉铭解释道,交流充电桩投建成本远比直流充电桩低,相应的投资风险也更小。"建设充电桩的成本有两大块,一块是设备的费用,另一块是场地租金。"他以自己所在公司采购的设备价格为例,一台120kW直流单枪充电桩的采购成本,通常40000元左右。但一台7kW交流充电桩,采购成本仅需500~800元。

至于场地费用,直流充电桩通常都建在专用的新能源快充站内,需要独立、开阔、平整的场地。对此,一位行业人士也向懂懂笔记透露,在深圳龙岗布澜路附近,一家拥有20台直流充电桩、占地约450㎡ 的快充站,月租就要近3万元了。

"相反的是,交流慢充桩通常没有场地、环境要求,老旧小区地面停车场能立竖桩,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墙上也能挂壁桩。最重要的是慢充桩没有固定的租金成本。"嘉铭说道,目前交流充电桩通常以服务费分成,冲抵物业公司的租金。不同地段,充电的服务费高低不同,物业与企业之间,服务费的分成比例,也从"二八"到"三七"不等。

知悉相关的行业信息后,我们只要稍稍计算一番,便能发现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的投入产出比孰高孰低了。

"要知道,在一线城市,快充桩、慢充桩的充电服务费,都是差不多的。"针对嘉铭的说法,懂懂笔记通过高德充电地图查询了同一地段直流、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服务费,发现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