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
企业不怕燃油车占桩了?
近日,深圳"宝能公馆抢车位"一事再次凸显了一线城市车位长期不足、停车位紧张的难题。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车位,若改造成为新能源充电专用车位,难免会遭遇传统燃油车占桩的"老大难"问题。
"早期做慢充桩的时候,很多充电车位都让燃油车给占了,企业根本赚不到钱。"进入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已经四年的嘉铭,对此颇为感慨,燃油车占充电停车位,影响交流充电桩使用的问题,的确拖垮了不少充电运营企业。
然而,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目前一线、新一线城市燃油车占桩现象似乎有所缓解,这也是部分充电桩运营企业再次鼓起"勇气",大力布局交流充电桩的原因,"慢充桩投入成本低,只要确保大部分设备正常使用,企业就敢做。"
嘉铭同时强调,燃油车占桩现象有所缓解,但是并不代表占桩现象彻底消失。他和团队调研时发现,如今,传统燃油车在小区、综合体停车场寻找停车位时,都会优先避开标识显眼的充电专用车位。
"要知道,以前哪怕有空车位,一看充电位出入方便,燃油车照停不误。"他表示,目前在充电桩运营企业、物业方长时间"教育"之下,传统燃油车主尊重、配合新能源车主充电权利的意识也有所提升。
加上一线、新一线城市"绿牌车"保有量上升,传统燃油车主非万不得已,也不想犯众怒。毕竟,现在进入停车场,新能源车数量不见得比燃油车少多少,"最近一两年新能源车主呼吁占桩立法、处罚的呼声很高。"
只不过,作为行业内人士,嘉铭也并不建议采取"一刀切"立法的手段,禁止燃油车占用充电位。毕竟大城市车位供应都较紧张,在未解决供应问题前,粗暴地禁止燃油车停充电车位,或会引发燃油车主的不满。
"今年,我们公司与物业合作的充电车位,在充电的低峰期会允许燃油车停放,但会用明显的标识,提醒车主留下挪车电话,有新能源车需要充电可联系挪车。"他表示,类似"试水"是为了在公共充电桩、公共停车资源间取得一个平衡。
这种方式既满足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又不会明显加剧一线大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在他看来:只有燃油、新能源车主间相互尊重、理解,占用充电位的现象才能进一步减少,才有更多企业加入布局交流充电桩,方便新能源车主用车出行。
相比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效率低,但得益于成本、技术门槛、用电需求低及布局灵活等特性,慢充桩在短时间内非但不会被淘汰,数量上还会稳步地增加,并逐步渗透到有需求的住宅社区及公共场所,满足车主日常的充电需求。
【结束语】
除了商用车领域,普通的新能源车主每天用车时间相对固定,频次较低。想要提高新能源车的用户体验,要么大幅缩短用户充电补能的时间,要么是让成本足够低廉的充电设备得以大范围普及,例如车主的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充电。
在停车位资源紧缺,居民都住高层住宅的大城市,交流充电桩的普及,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远比随车附送的充电设备、额外购买的私人充电桩,都要更为实惠和实用。充得慢一些不怕,只要可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