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打着"环保+限量+低价"概念的英国设计师品牌Anya Hindmarch推出的"I'm not a plasticbag"手提袋,单价被炒至199美元,后被检测出其材质为棉布。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路易威登推出了超2万元"身价"的帆布包。巴黎世家打着环保的旗号推出了一款售价约1万元的红、白、蓝三色相间的尼龙编织手拎包,被网友们戏称为春运时随处可见的蛇皮编织袋。而香奈儿(Chanel)同样也以环保材料的名义出品售价4千元的果冻鞋,被网友调侃是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凉鞋。
2017年,古驰宣布将从次年春夏系列开始停止使用皮草,使得几款"爆款"皮草制品迅速被抢购一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则在古驰官网上看到,标注为"珍稀皮革手袋"的产品当前仍在古驰官网上出售,截至发稿仍未撤下。
此外,为了维持品牌价值而烧毁滞销的产品,在时尚界也曾发生。2018年7月,博柏利(Burberry)被指一把火烧光了去年未售出的价值280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47亿元)的衣物、饰品、香水等商品。事后博柏利对外表示:"我们只是摧毁了不需要的产品,以免将商品低价卖给'错误的人'。"
实际上,奢侈品追求的"时尚"往往意味着服饰更新换代的时间快,衣物可能穿一年便面临淘汰,而这些用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的服装,鲜少会被回收利用,大部分只是被填埋处理。2019年8月,开云集团在巴黎气候峰会上牵头32家欧美时尚公司联合签署《时尚业环境保护协议书》,但LVMH拒绝签署。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表示:"我不想假装做一个环保方面的主导者,我们并不完美,需要一点耐心。我宁愿花时间去理解这些问题,然后采取行动,而不是宣布那些可能毫无意义或太遥远、无法量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