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存款取不出来,咋回事?4年里35家银行消失了(3)

2022-06-01 13:57  搜狐

那么到底谁是许昌农商行的实控人呢?

那就得从公开信息里面扒拉了。

根据交易所公告,许昌市投资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在2016年投资3.29亿,持有许昌农商行9.9%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在后来改选的董事会上,派驻了6名董事,纳入了投资集团的财报,实现了控制。

也就是说,许昌农商行的最大股东,虽然隐形,却是国资。

但许昌市投资集团也很快出来澄清,"五家村镇银行均为独立法人,且独立运营,许昌农商行不实际控制其经营管理",不过现在,大股东的大股东是国资,让那上百万储户看到了一些找回存款的希望。

银行出问题,到底会咋样呢?

其实例子也是现成的。

我国第一家破产的银行是海南发展银行,它是1995年筹建的,出生就很惨,背了40多亿的债务,不仅要办银行,还得处理本来不属于银行的历史问题,边赚钱边还债,两年以后,海南又甩给海发行一堆历史包袱--28家信用社。

那时,海南在干嘛呢?房地产啊,银行里面的大户,钱哗哗地往房地产里面流,本金就得靠揽储了,那会的利息也给的奇高,但是好景不长,海南的房地产泡沫没多久就破了。

于是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就成了坏账,储户们开始挤兑,那时取钱限流,结果适得其反,取款的越来越多。

最终,银行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其包括储蓄在内的债务债券,由工行托管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2001年,汕头市商业银行因为坏账过高,无法偿付储户资金,被央行勒令停业整顿,2011年,汕头市商业银行重组为广东华兴银行,重新开业。

离我们最近的银行风险案例,就是包商银行了。

2019年5月,包商银行因明天系的内控和资金占用问题,被央行和银监会托管,事情闹得很大,但最终平稳落地,内蒙古范围内的资产和负债由新成立的蒙商银行承接,区外的由徽商银行收购。

或破产或重组或合并,银行终归是有一个出路的,那储户们的存款怎么办呢?2015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以后,存款保险成为强制,银行真到了破产那步,50万以内的金额,能获得赔付的,这是保护银行用户的底线。

不过,现在来看,400亿不是小数目,处置需要的时间不短,所以还得耐心等待。可以肯定的是,以此为开端,前些年遍地开花的村镇银行,将迎来新的监管升级,本来生存就很难,从2018年到2021年底,有35家冠以"银行"之名的金融机构(含信合、农村资金互助社),消失在银保监会的名单中,未来这个名单还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