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禁运俄油之后:商品加速涨价 高通胀可能导向滞胀(3)

2022-06-01 08:54  北京商报

原本希望目前的能源困境能成为欧盟卫生和环境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但现在治标不治本的决策令人失望。扎蒂说,选择其他化石燃料供应国替代俄罗斯,会导致向可持续能源过渡进程被大大推迟。

此外,欧洲还面临着日趋严峻的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德国钢铁行业协会警告说,如果没有来自俄罗斯的能源,德国钢铁生产将陷入停顿,这将导致建筑业、金属和电气、汽车工业等出现严重问题。

法国近期发布的中小企业调查显示,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能源价格上涨是目前最主要的困难,近九成企业表示利润空间会下降,近五分之一担心经营活动难以维持,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危机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通胀变滞胀的担忧

禁运石油之后,欧洲的大宗商品将迎来新的涨价,给欧元区本就加速的通胀再添一把火。周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欧元区CPI同比提升8.1%,高于市场预期的7.8%,续刷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涨幅在5月继续攀升至39.2%,食品、酒精和烟草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也达到7.5%。

具体到国家,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5月通胀率从一个月前的7.8%升至8.7%,远超预期的8%,这也是德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上一个到达该水平的时期为1973-1974年的冬天,当时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历史的轮回似乎开始,这一次石油又充当起了推动通胀的凶手。

德国之外,西班牙也报告通胀再次加速的趋势。据西班牙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西班牙滚动12个月通胀率在4月下滑后,于5月恢复上升轨迹,从上月的8.3%加速至8.7%。其中,能源和食品外的价格正以20年来最快速度上涨,核心通胀率从一个月前的4.4%升至5月的4.9%,创下26年以来的新高。

而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也给后续区域通胀走向带来了不确定性。德商银行经济学家Christoph Weil推演称,现在看不到欧元区通胀快速放缓的可能性。即便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没有中断,能源价格同比涨幅随着时间推移大幅回落,到年底时欧元区的通胀率仍可能在6%左右。

眼下,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将继续削弱欧洲民众的购买力,打压经济活动。而在疫情期间,欧元区国家的公债水平已经接近历史高峰,在2020年达到GDP占比97.2%,2021年则为95.6%。

此外,高涨的能源价格势必要求政府进行新一轮的补贴,而资金从哪里来?一种是靠继续举债,一种则是靠加大税收。加上欧央行为救通胀而开始的加息行为,欧洲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风险,而债务负担也将加重。最可怕的结果就是通胀不停,而经济停下,甚至萎缩,引发另一次"滞胀危机",还有可能叠上欧债危机。

由于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欧洲政坛常见的意见撕裂也在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继续冒头。对欧盟来说,石油禁令如同潘多拉的盒子,考验才刚刚开始。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