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也是朱高炽委屈的地方。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朱棣带领朱高煦、朱高燧在外拼杀,他们是"过命"的父子,然而,打仗不仅要有冲锋陷阵,更要有人坐镇后方,毕竟,所有的兵源、粮草、武器都是靠后方源源供应。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所担任的就是这个角色。但是,事成之后,人们总会记得第一个攀上城楼的士兵是谁,却无人记得这个士兵手中的钢刀是谁送来的。这也是朱高炽的无奈。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朱棣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可朝廷的大军奋勇抵抗,朱棣精疲力尽,仍然无法攻破。这时,朱棣抚摸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