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全球粮食危机?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2022-05-25 11:13  金角财经

谁在制造粮食危机?

乌克兰黑海沿岸的港口静悄悄,远方时有俄罗斯的军舰出没,这里曾承载着乌克兰85%以上的小麦出口。

在南部最大的海港敖德萨港上,几千个货柜的大豆、玉米、谷子和亚麻堆放码头已经一月有余,而现有小麦的储存量需要2-3年才能消化,乌克兰国内粮价纷纷下跌。

而土耳其、黎巴嫩等国的居民却在排队抢天价粮。如今,黎巴嫩一张曼库什烙饼(当地常见主食)的售价,约合63元人民币;土耳其在抢购菜籽油;就连德国超市中的食用油都被抢购一空。

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全球食品和粮食在去年上涨了31%的基础上,还将上涨22.9%。

全球不少国家陷入动荡之中。吉尔吉斯斯坦因为粮食和日用品价格飞涨爆发内乱,格鲁吉亚的民众生活难以为继,政坛动荡,持续至今.......

这里是21世纪,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77年,但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2021年全球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了约4000万人。

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也门和马达加斯加的50多万人已经处于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第五阶段级: 即灾难或饥荒状态。这意味着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大地之上饿殍遍野。

瘟疫、战争、饥荒、死亡,再次降临人世间,它们代表着上帝的怒火收割生命,仿若翻滚在乌云之下的惊雷,在人们头上滚滚作响。

是谁导致了如今的全球粮食危机?是如美国所言,俄国与乌克兰的战争导致的,还是如美国所言,中国囤粮导致的?

如今全球局势的激烈动荡,唤醒了国人对饥荒岁月的记忆。粮食够不够吃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政府也在这两年不断强调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老百姓的饭碗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在这对看起来相对矛盾组合的背后,暗藏了中国在粮食安全上的忧患意识。

谁制造了粮食危机?

"中国囤了全球一半的玉米和小麦,是全球粮食价格飞涨的罪魁祸首。"

几乎就在同时,美国多家媒体同时做出上述报道,将中国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美国大有祸水东引之意。

但事实上,中国虽然进口粮食比较多,考虑到中国14亿的人口,以及其进口粮食(尤其是此番涨价最为凶狠的小麦)在全球出口粮食中的比重并不高,并不足以抬升全球粮价。

而且全球粮食的整体供给并没有明显短缺,产量在近些年来仍旧保持着稳定增长。在这样的局势下,作为买手的中国很难对粮价的推高起到决定性作用。

图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推高全球的粮价?

首先是全球第二大与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俄罗斯与乌克兰打起来了。而国际社会上,眼看着局势不妙,出于短期内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包括包括阿根廷、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突尼斯和科威特20多个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

第二,能源价格的上涨带来了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在化肥生产中,氮肥合成的主要原料就是来自天然气;而拖拉机、收割设备的驱动也需要柴油。能源价格也影响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成本。

但更重要的是,随着生物燃料的崛起,能源上涨价格的上涨,将让更多的粮食投入到能源的开发应用之上。也就是说,生物燃料将从人类手中抢夺口粮。

千万不要小瞧能源对于粮食的消耗。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美国、巴西、欧盟用于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粮食高达3亿吨,尤其是玉米,美国玉米用作生物乙醇和燃料的比重已接近1/3。3亿吨是什么概念?有数据测算过,1亿吨粮食可以满足5.56亿人口一年的粮食需求了,那么3亿吨粮食完全足够14亿中国人吃一年多。

数据来源:Wind

最后,再看这张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的走势图,包括谷物类的食品价格,开始上涨的时间早在2020年开始酝酿。新冠疫对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的影响不言而喻,但2020年美联储无限放水恐怕也是粮食涨价的重要因素。

这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粮食危机,让全球数亿人忍受饥饿之苦,但却喂饱了国际上的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其中3家是美国公司),他们共同控制了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左右着70多亿人的日常生活。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实际上也很难不受到这四大国际粮商的影响。此前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但却绕不开这几家农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