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首诗尽显悲悯之心,读来令人动容,难怪鲁迅称他为英雄(3)

2025-02-18 12:42  360kuai

"淮南"两句,说的是袁绍的弟弟袁术自立为帝,以及袁绍打算废献帝,立刘虞为皇帝,并雕刻金印御玺。

然而城头变幻大王旗,如此互相攻伐,遭灾遭难的,还是百姓。

因为长期征战,士兵几乎得不到休息,铠甲一直穿在身上,都生了虱子跳蚤。混战之下,人们的死亡数以万计。最后四句,曹操对于当时的情景,进行描写。

白骨森森,无人掩埋,只能暴露荒野。古代人讲究入土为安,然而战乱之下,没人管这些了。这些白骨,又是谁的丈夫,是谁的父亲,谁的深闺梦里人?

走了千里的路程,都没见到人烟,连鸡鸣都没有,可谓寸草不生。被抓壮丁、被屠杀、饿死、逃难……,哪里还有人呢?生民百不存一,曹操看到这种景象,肝肠寸断。

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曹操对于天下苍生的悲悯。可是光悲悯是没用的,当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扫清那些怀有异心的诸侯,不在征战,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或许,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曹操奸诈、残忍、多疑……,毕竟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从这首诗体现的对苍生的悲悯之心,以及曹操的雄才大略,他的确当得起"英雄"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