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毕业生"扎堆"小县城,是不是人才浪费?
名校硕博毕业生"扎堆"小县城,是不是人才浪费?
对于90后和00后毕业生来说,就业问题是个大麻烦。
不是"有活没人干",就是"有人没活干",尽管学生们费尽心力地考上大学,有些还是985大学的毕业生,可如果缺乏社会实践、表达能力不强、团队意识薄弱,同样也会面临就业难、择业难和创业难的问题。
这时候考研和考公是个"避风港",可以暂时让你迷失在提升自我和寻找时机的幻梦中,但是不管哪一门考试,能够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优秀的学生。
也就是说,如果你缺乏自律也不够自觉,"第一学历"欠佳,在考研、考公的"角斗场"上又一无所获。
那么接下来你将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失业。
最近几年,几乎每一年应届生都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生"。
毕竟自1999年起"大学生扩招"了23年,每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似的,从2000年的94.98万人,一路狂飙到了2022年的1076万人,暴涨了10倍以上!
但是这些年,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肯定没有这么多,这就造成了很多90后和00后年轻人无法言说的就业焦虑。
当然学生和家长面对如此形势,也确实在想办法,不是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培训班,提高他的素质能力或学科成绩,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模式,尽可能地送孩子出国留学,美其名曰"海外镀金"。
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对于求职者学历与资历的看法,也是越来越趋于一致:
学历崇拜、名校崇拜和海归崇拜,在求职面试中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