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兵变同十年前的温州兵变相似,赵匡胤能跳上皇帝的宝座,同后周郭威的情形也差不多。不过这一次不是人民反抗统治的结果,而是人民从中唐以来二百多年长期变乱分裂局而下渴望和平统一的愿望,通过后周统治阶级中两位具有领导统一能力的郭威(周太祖)的养子柴荣(周世宗)和赵匡胤,到这时才实现。原来五代中数十年分崩离析的残局,到周世宗柴荣时就已有统一的端绪: 954年 显德元年春,后周对北汉高平之战胜利后,周世宗即决心重建中央的主力军~禁军, 命时任"殿前都虞候"的赵匡胤参加领导简选的工作,经过一番大整顿,后周的军队,已达到"兵甲之盛,近代无比"。因此,在955年显德二年相继代后蜀,取秦、成、阶三州,同年冬又开始讨伐南唐,到958 年显德六年春,南唐请降,长江以北土地全归于周。同年夏,又北征契丹,收复后晋以来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两州等地。当时中国长江以北除北汉及河北北部外,已完全统一于后周的版图以内。可惜不久周世宗死去,对于这个统一中国的进程不免带来一些延缓的作用。
夜访赵普
后周时为什么能打下统一中国的基础呢?基本的动力是因为人民经过国家长期分裂与统治阶级繁重剥削的痛苦,迫切需要和平与统一。我们只要看周兵打到北汉境内时,"其民争以食物迎周师,泣诉刘氏赋役之重,愿供军需,助攻晋阳"的表现即可知道。伐后蜀时,"秦凤人户怨蜀之苛政,相次诣阙乞举兵收复旧地"征南唐时,南唐人民痛恨唐主"以茶盐强民而征其粟帛",所以"争奉牛酒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