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4年,赵国以大欺小攻打卫国,魏国给小弟卫国撑腰,派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不得已,向楚国和齐国求救。齐威王派遣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前往救之。在孙膑的谋划下,齐国军队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的好戏,不去邯郸解围而是直奔魏国的都城大梁。
正在前线攻打赵国的庞涓听到消息,暗叫了一声不好。当他得知齐军的军师叫孙膑,立刻亲自率领部队调转马头,回援国都大梁。哪知田忌、孙膑扬言围困大梁是假,半道上打庞涓的伏击是真。庞涓中了孙膑的"调虎离山"之计,齐军以逸待劳,在桂陵这个地方设下伏兵,一举擒获魏国大将庞涓。
桂陵之战,孙膑一战成名,田忌也立下赫赫战功。魏国与齐国经过谈判,庞涓被放回魏国。断足刺字之仇,孙膑没有忘记。但是齐威王既然发话了,就算孙膑心有不甘,也只能听命接受。正在此刻,一个更大的计谋在孙膑心中酝酿:田忌,只是他手里的一颗棋子。
公元前342年,魏军卷土重来,入侵韩国。韩国有样学样,也向赵国求救。救火队长田忌披挂上马,身边的战车上坐的,还是孙膑。兵不厌诈,孙膑又玩了一次"围魏救韩",齐国军队又奔魏国都城大梁去了。庞涓再次中计,回兵救援,因为吃过亏,庞涓很小心。这一次竟然没有遇到伏击,反而一路追着齐军打。
孙膑和田忌使用"增兵减灶"的计策,让庞涓误以为齐国的士兵被打怕了,纷纷逃亡,军心涣散。庞涓纵兵追击,却忘了兵法中的"诱敌深入,攻其不备"。这一次庞涓输得很惨,把性命都丢了。在马陵这个地方,孙膑设下伏兵,歼灭魏军数十余万人,就连魏国的太子申也成了俘虏。魏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