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丈夫,78岁妻子,我点了他们的「死亡」键:年近八旬夫妻双双离世前的生活记录(3)

2022-05-12 16:21  偶尔治愈

79 岁丈夫,78 岁妻子,我点了他们的「死亡」键

患风湿病后脾气变坏

一大早我接到值班医生发来的信息,赶紧到医院。我走进病房时,朱英仍旧在哭。

「陈医生……」她看到我进来,挣扎着坐起来「老头子死了--」说罢,哭得更猛烈了。

我走过去,轻轻拍拍她。她拉起我的手,把鼻涕和泪都擦到自己袖子上。她一边哭,一边和我断断续续说从前的事。

朱英的父亲看中了魏安的厚道和勤劳。

60 年前他们结婚时,魏安是个英俊小伙,她才十七八岁。迎亲时,天上突然下起了雪,白茫茫一路的鸡毛雪。

魏安用一辆自行车把朱英推到家门口,没想到路面湿滑,朱英差点从自行车上跌下来,受到惊吓的她把魏安骂了一顿,骂他笨手笨脚的。

好像从那时起,她就喜欢骂他笨蛋。

她说,和丈夫生活了 60 年,这 60 年就像一阵烟雾似的,烟熏火燎地过去了。他们一辈子养鸡、养鸭、种地、吵架、受穷……

患上风湿病后,家里的活儿大部分都是老头子干,她只是在旁边指挥。她的脾气也变坏了,总嫌弃老头子太老实做事不变通,但老头子很温顺,一辈子都不跟她顶嘴。

她们生了三个子女,子女成年后都搬出去过了。朱英说,平时都是老头子帮她穿衣服、穿鞋子、扶她、帮她……以后,一切就全都由她自己来做了。

「要是能再从头活一次就好啦。」她说,要好好对待老头子。

上班时间到了,我要去查房,就离开了朱英的病房。

朱英扶着助行器从病房走出去,她要自己回家。护士怕她跌倒,把她劝到了病床上。

其实住院的不少老人都挺羡慕朱英的,说朱英遇到了好老头,任劳任怨照顾她一辈子,挨骂也不恼,脾气多好,说明老头是真心对她好。

跟朱英住同一间病房的两个老太太,都 70 多岁了,患的也是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她们症状较轻,生活可以自理。

但她们老伴走得早,看到魏安忙前忙后伺候,常说朱英别老骂你老头了,「我们老伴早死了,孩子们又不在身边,现在生病、住院、办手续做检查,全得靠我们自己。你有丈夫照顾,还不知足,我们一个人住院,骂谁去?」

79 岁丈夫,78 岁妻子,我点了他们的「死亡」键

他们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在抢救魏安的上级医院,儿女们问医生,魏安因为什么病死的。医生告诉他们,猝死的人大概率是心脏有问题,若你们一定要查原因,就去做尸检。

家属商量后就直接把魏安的遗体从医院拉回了家,魏安躺在自家客厅,由儿女们操办后事。

窗外天空变阴暗了,接着刮起了风、下起了雨。

朱英说,老头子死了她才发现,她是那么依赖老头子,以后没人给她做饭、倒水、穿衣、扶她吃饭、扶她上厕所了,以后这些事都得靠她自己做。

老头子一辈子那么细心伺候她,从不计较她的坏脾气,她能痛快地「快嘴」,是因为「笨蛋」老头子能包容、忍让,两个人其实是一条命,老头子走了,她的命也没了一半。

我和朱英的孙子一起扶朱英下楼,把她送到门外车上。她一边哭,一边和我挥手:「医生,再见啊,这辈子恐怕你再也看不到我了,我也很快就要死了。」

「奶奶,走了,不要乱说了。」朱英的孙子催促,然后她坐的车驶出了医院门口。

当天医院气氛很压抑,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都心情沉重,大家低声地议论着这件事。

后来朱英亲属告诉我,朱英回到家,发现魏安遗体已安置在屋里草席上,桌上摆了灵位,她看到老头子的黑白照片,哭了一声就昏死过去。

等她醒来,发现已到了黄昏,她被安排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外屋来了很多亲戚和邻居,嘈杂声中,朱英想从床上跳下来,但手脚不听使唤,一下子跌到地上。

人们听到动静,把她扶到床上,但这次与上次在医院跌倒不同,这次她清晰地听到了骨头断裂声音。

夜里,她发烧了,不停地说胡话。

老头子下葬了。亲戚和邻居都走了,子女们也离开了,空荡荡的家里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半个月后的一天,朱英的大孙子到医院找我,拿来一沓复印件证明材料,还有一份村里的介绍信,让我开死亡证明。

我问「死者是什么人?」

他说「是我奶奶。」

大嗓门的那个「快嘴」朱英走了,终年 78 岁。而她的「笨蛋」丈夫终年 79 岁。

我给朱英开完死亡证明后,打开中联慢病系统,在公共卫生系统服务平台「老年人档案管理」这一栏,搜索出这对老夫妻的名字后,拉开「老年人专案结案」这一栏,在「结案类别」按钮上,默默地点了「死亡」键。然后再去查询,朱英、魏安的名字就归在「死亡登记管理」这一栏了。

我再也不会拨打这对老夫妻的电话了,他们也不会再来找我看病或者开药了,他们都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为保护患者隐私,朱英、魏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