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宣布双方将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90天内暂停实施,剩余关税降至10%。
这一"阶段性休战",标志着自2025年4月美国单方面对我国加征145%关税以来,中美首次出现重大缓和。
然而,这场看似双赢的协议背后,有需要我们关注的地方。按照中美联合声明中的内容,中方需要做的第二点为,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也就是说,美国试图以关税让步,换取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尽管联合声明未直接提及稀土出口,但美方在谈判中多次提出以关税换稀土松绑的需求。
媒体指出,随着中国管制7种中重型稀土的出口,美国进口一些稀土的成本,暴涨近3倍,数量还出现了下跌,形成"量减价升"的态势。
美国军工企业面临断供危机,每架F-35隐身战斗机需400多公斤稀土材料,而中国掌控全球近90%的精炼产能,在中重型稀土领域更是处于垄断地位。
我国于4月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5月启动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切断非正规供应链,此举直接拿捏住了美国的软肋。
如今,我国以"暂停非关税措施"的模糊表述,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5月12日,彭博社记者向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提问,按照中美举行的经贸高层会谈,中国是否会取消对矿产的出口许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