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合修宗谱序曰:"吾族乃汉王陈友谅之后,皇封义门世家,居江西泰和,乃之吾族祖籍也,由赣入黔世居焉。"19世纪70年代,续修的《义门总谱传》,当时并无考查的把汉帝陈友谅拉进本族系。为此,代代子孙变成了根深蒂固,十余代人长期误其效法汉帝陈友谅,实际上,自己抛弃了由赣入黔的血缘祖陈友谅(同名)。
改革开放后海南海口市出版发行的《中华姓氏通书》中,对陈姓提供了寻根问祖的指南,本书载有陈友谅的源流,系湖北沔阳人,与笔者族系的相传不符,1993年,笔者决心自费走上考察之路,历时八年,寻找正史、野史书刊,以及各世系族谱、传奇等之类的有关资料为据,除在十二个省市建有考察联谊点一百多处外,并亲临七省四十六个县作了重要考察,增添了新的考证硕果,通过多渠道的考察查出了八位陈友谅,他们之间的祖籍和历史典故各有所不同,笔者的血缘祖陈友谅确系义门世家之裔,乃江西祖籍;与汉帝陈友谅的一切历史不相符,据考证,汉帝陈友谅世居祖地湖北沔阳,乃与江西祖籍无关,通过这一考察,而时对汉帝陈友谅还可揭开他的源流之谜,也可写出他的一部清澈历史。
笔者八年多来,在废寝忘食的考察过程中,追溯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辈份的八位陈友谅。经过考察,另外七位陈友谅的后裔,大部份把汉帝陈友谅视其血缘祖,但从客观上,也能理解信息不发达的旧社会,谁也谈不上寻根问祖的事,只知驰名的汉王陈友谅。
附:原著考察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