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阳、施兰茶:印度为何屡对小米下狠手?(3)

2022-05-10 08:00     观察者网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针对跨国企业内部转移定价问题都会采取一定措施,有时也会在依据充足、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对"税收分配不合理行为"进行执法监管。

2014年,中国政府依据中美《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判定微软美国公司与微软中国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现象,使微软美国公司得以截留大量利润,严重违反协议中对中美双方的税率期望,据此要求美国政府向微软退税,并向中国政府缴纳相应额度的税款。最后,微软最终补缴税款。

这可谓是早有正面典范。

反观此次印度财政部给出的理由,并非小米(印度)公司汇出金额过大或专利费用设定过高,而是直接判定小米(印度)公司向"未接收其服务"的境外实体进行了非法汇款,而这样的制裁显然需要更为过硬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1月5日,印度财政部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发出三份通知,向其追缴65.3亿卢比(约合8800万美元)税款。

印度财政部当时给出的说法是,小米(印度)向高通和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汇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而这些费用未计入其进口商品的交易价值中。声明还称,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将进口的MI品牌手机及其零部件的特许权使用费计入该产品的应评税价值。

既然印度财政部声称小米"不计价值"就能奏效,那为什么又要"假冒汇款"呢?可见,事实可能并非印度财政部描述的那样简单。

印度为何如此着急收税

尽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还未可知,但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印度财政部在技术细节不明、具体罪状不详的情况下就直接冻结资产,不免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就算是"内部转移定价",苹果、三星这样的跨国巨头在全球贸易中通过内部运作,转移大量利润的行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然而,如果审视此次事件里印财政部的表态,就不难发现,其并未有将针对小米(印度)的行为推广至整个行业,并进行大范围专项整治的意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