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阳、施兰茶:印度为何屡对小米下狠手?(4)

2022-05-10 08:00     观察者网

在跨国查税的问题上,爱尔兰没有放过苹果这条大鱼,而印度政府始终瞄着小米打,这背后的政治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印度政府此番为何火急火燎向中方企业找补税款?恐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复苏依赖大量财政投入,政府资金承压。

一方面,庞大基建需求刺激财政预算连年扩张,赤字风险加剧。

莫迪在2019年再次以席卷之势赢得大选后,提出"用五年时间将印度打造成五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号召。这一计划背后的关键部分在于,莫迪政府许诺未来将投资10万亿卢比用于建设、翻新基础设施。此后,印中央政府预算资金便连年走高。

而事实上,考虑到印领土面积和基础设施现状,10万亿卢比显得杯水车薪。2021年,印度铁路建设预算达到1.17亿卢比,但修建里程不足整体目标的10%。这样算来,就算再追加10万亿卢比,莫迪也难以在任期内按时完成全国铁路电气化的目标。

资料图来源:路透社

2021年8月15日,莫迪再推100万亿卢比的超级基建计划,目标直指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基础设施网络。大饼画成这样,预算必然超额,2022-23财年印度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6.4%。面对激增的财政压力,莫迪政府自然将目光投向税收领域,因此大力稽查倒追往期税款的行为并不奇怪。

另一方面,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且带动性有限,急需财政加码。

虽然面临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的压力,印度出口仍大幅增长、税收占比达到历史最高,已初步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然而,2021-22财年三季度印度经济复苏势头减弱。

南亚研究小组的宋子扬、施兰茶曾撰文分析指出,此轮印度经济复苏以补偿性增长为主,并且严重依赖外部需求和财政政策刺激。如今,恢复性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而财政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同时发达国家也正在退出宽松政策,甚至大概率将加息。这表明,印度维持增长势头难度较高,只能依赖政府财政发力,而这恰恰需要更多"创收"手段作为支撑。

其次,税制改革统一央地税收减少复税收入,需要加强稽查以彰显成效。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