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十五岁的赵昚被正式立为皇太子,而没过几天,高宗皇帝就正式宣布退位,而赵昚则顺利即位,史称宋孝宗。和倾向于求和的高宗不同,孝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战派,早在还是皇子时,他就曾经上书请求亲自领兵与金人交战,如今当了皇帝,他便开始着手从金人手中夺回大宋的江山。
孝宗即位是在六月,而他七月就召见了曾被奸相秦桧打压十余年的主战派名臣张浚,与之商量北伐大计。另一方面,孝宗还为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人士进行了大规模平反,积极地向外界释放备战信号。第二年四月,孝宗为了防止命令传递过程中遭到主和派阻挠,便绕过枢密院等各机关直接向枢密使张浚发出了北伐的诏书,隆兴北伐宣告开始。
大军出征的第一个月便顺利攻克了灵璧、虹县,以及宿州城。然而,作为主要将领的李显忠和邵宏渊却在过程当中产生了嫌隙,以至于后来李显忠与金国援军苦战,邵宏渊却按兵不动。另一方面,宋军久疏战阵,从风气到素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因此,随着金人发动反击,宋军便很快迎来了溃败。
意识到自己过于急躁的孝宗很快下罪己诏,并遣使与金国议和。与绍兴十一年(1141)时高宗同金国签订的《绍兴和议》相比,此次的《隆兴和议》尽管仍然是不平等条约,但却可以说存在一定的积极因素。首先,过去南宋对金称臣,而《隆兴和议》规定此后两国国君以叔、侄相称;其次,南宋每年需要缴纳的"岁贡"改为"岁币",且每年银、绢各减少五万两、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