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已经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的曹操决心渡江南征,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
曹操先是率领大军亲征荆州,而乐进就随军征战并驻扎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后来新任荆州刺史刘琮主动归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接收了荆州,乐进也随之驻扎在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大家都知道赤壁一战曹军损失惨重。但是,在这曹军因赤壁大败而士气低落之际,远居邺城的曹操却屡屡听到南方前线捷报频传。原来,自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起,留守荆州的乐进(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家瓜分荆州)就多次领军击退了关羽对襄樊地区的袭扰,先后于青泥关之战和寻口之战中杀退关羽军,力保荆州不失。同时乐进不仅是抵御防守,还会抓住战机时不时地主动出击荆州地区的蛮夷流民和防务空虚的刘备部将。
史载"(建安十四年)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建安十五年)(乐进)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建安二十年(215年),割据巴蜀地区的刘备率领大军亲征汉中郡,其先锋黄忠于定军山之战中临阵斩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渊,这就是轰轰烈烈的汉中之战。迫于大将夏侯渊战死、关中地区人心不稳的压力,曹操不得不亲临汉中以稳定局面。同年六月,曹操升任乐进为右将军,同时命令乐进、张辽、李典三人领军驻守合肥以防备孙权。同年八月 ,孙权果然想趁曹操远赴汉中之际而谋取合肥等地。孙权率领十万大军亲征合肥。此战李典和张辽出城迎战,而乐进负责坐镇合肥.最终在逍遥津之战中大破吴军,几获孙权。而张辽因为此战表现尤为突出(差点生擒孙权)而一战封神,张辽能在逍遥津之战中一战封神,除了他本身确实骁勇善战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乐进坐镇合肥使张辽安心,这使得张辽能够心无旁骛地出城征战,而不必担心后院起火(张辽和李典素有仇怨,这是尽人皆知的。而曹操因为担心他们二人之间的私怨会影响战争结果,所以才下令由乐进坐镇合肥。不过,从合肥之战的最终结果来看,张辽和李典二人应该都是公私分明之人,两人并没有因为往日的私怨而内斗。相反地,他们两人出征迎战吴军时堪称配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