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的宋代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并不存在(6)

2025-05-29 12:42  360kuai

所谓的备荒保障即预备灾荒预防措施。中国古代灾荒时有发生,一部分是因为自然灾害,干旱或者洪涝灾害都会让农民颗粒无收。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战乱,导致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积极地备荒预防措施就显得异常重要。宋代的备荒预防措施就是仓储。宋代的仓储机构非常之多,这也是因为宋代官僚体系庞大导致的。这些仓储机构中比较重要常见的有常平仓、广惠仓、义仓、丰储仓、社仓、惠民仓等,也有一些不太常见的仓储机构,比如平济仓、广济仓等。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福田院,宋代的福田院与现在的福利院不同。福田院是专门为鳏寡孤独,以及老弱病残者设置的。福田院从唐代的悲田养病坊而来,设立于北宋初年,只在开封府设立东西两所。地方上并没有,而且规模小,收容人数有限。到了英宗治平元年,又增加了南北两所,修建了50间房屋,规模扩大,能够收容将近1200人。福田院的经费来自于官府拨款,如内藏库。根据《宋史》记载:

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

日常管理者是寺庙的僧侣。同时政府定期下派官员进行监督。福田院只收容两种人,一种是长期居住老孤病穷者,另外一种就是只在寒冬腊月短期入住的乞丐。

福田院设立之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发展到后面因为奉行过当,出现浪费奢侈的局面,官府只好下令整顿。到了哲宗元年,有些已经改名叫居养院,只有京师的仍然叫福田院,并一直设立至北宋末年。福田院是北宋时期最早的社会保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穷人的利益,缓解了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