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之外的其他地方,鸟类撞击窗户这一现象还并未引起很高的重视,科学家们普遍更加关心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机场的鸟击防范问题上。但是根据北美的研究结果,鸟类撞击窗户的最大受害群体实际上是迁徙中的鸟类,而全球九大鸟类迁飞区中的四个经过我国,因此我国的此类情况可能也极为严重。
我国是重要的鸟类迁飞区 图 / 央视新闻截图
不过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如果掌握了撞击的规律,我们就有办法利用较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减少鸟类的伤亡。北美的研究发现,鸟类的撞击事件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发生在迁徙和繁殖季,一般来说,也就是春秋两季最为频繁。
与一般人认知相反,城市化极高的地方,鸟类撞击的几率反而相对比较低(虽然撞击总数也不少),反而是在城乡结合部,或是绿化比较好的小城镇,撞击频率更高一点。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已经学会了与钢筋混凝土共存,但是在城乡结合部或小城镇,由于绿化率高,窗户反而更容易反射出周边的植被景象,自然更容易吸引鸟类撞击。尤其是建筑周边 5 米内树木的存在会极大增加鸟类的撞击概率。
另外,建筑物的高度、占地面积和玻璃面积也影响到了鸟类的撞击。超过 10 层的高楼,撞击相对较少,1~10 层的中低层建筑则贡献了绝大部分撞击事件;占地面积越广,玻璃面积越大,则更容易引起撞击,所以那些体积庞大的商场周边,往往更容易找到撞死的鸟类尸体。
现代的商业广场,往往是体型庞大,外侧布满玻璃幕墙的巨型建筑 图 /wikipedia
最后,对夜晚光照的研究则表明,夜间房间内的光线强度也能大概率影响鸟类。当夜间建筑中的光线强度由 50% 上升到 100% 时,春天的鸟类撞击频率会增加 6~10 倍。
璀璨的灯火,对鸟类来说都是致命的陷阱 图 /Pxhere
所以,要是简单总结的话,居住在绿化率较高、中低楼层的读者们可能就要注意了,在春秋季可能需要做一些小小的准备,避免鸟类因撞窗而死亡。在白天,挪开靠窗的植物盆栽是最简单的方法;国外有专家认为,可以在玻璃外侧贴上能够反射紫外线的贴膜,因为人类无法用肉眼看见紫外线,但大部分鸟类可以;此外,还可以在玻璃上贴上点状条纹,条纹之间的空格应该不大于 5*10 厘米,这样即使是部分喜欢在密林间穿梭的鸟类也不会试图穿过这些透明的空格了。而在夜间,不管灯光强度多大,拉上不透光的窗帘就足够了。
防止鸟撞击窗户的点状贴纸 图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