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虽然贵为大清国的皇帝,但是他其实一直也没有机会做真正的自己,他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自由。从小,他虽然被周围的人恭敬着,伺候着,但是这仅仅是肉体上的,在精神上,还是被宫廷里许多繁文缛节所限制,处处得讲究皇帝的规矩,皇帝的体统,不能像平常家的孩子,想怎样就这样。
后来,溥仪被辛亥革命赶下来皇位,但是民国政府还是保留下了清朝这个小朝廷,溥仪也学习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他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生活习惯,我记得在一部电影中,溥仪在紫禁城想学习自行车,但是宫里的门槛实在是太高大了,门槛阻碍了溥仪的道路,结果溥仪就命人把门槛子给锯掉了。这个情节充分展现了溥仪是非常渴望自由的,但他却只能在紫禁城里放肆一些,偌大的国家,紫禁城外却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后来,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在天津租界居住期间,他受到了许多上层人士表面上的尊重,但是,这虽然满足了溥仪的自尊心,却调高了他对权力的欲望,结果,当他发现这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的时候,他就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当中,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有了梦想,却根本无法实现的那种打击。
溥仪在追求权力的实践中,终于走上了弯路,他被日本人利用,做了伪满洲国皇帝,但是溥仪很快就发现,他根本没有任何自由,他有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实际就是日本人的傀儡,心高气傲的溥仪的自尊心被深深刺痛了,他想到逃离日本人的掌握,但终究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