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到了这一阶段,双方的下一阶段目标自然都是进行更大规模的休整补充,以应对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俄军方面,从基辅方向后撤的部队将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境内补充损失的兵员和技术装备,而在马里乌波尔,俄军和顿涅茨克人民军也可能会留下一部分封锁部队和炮兵,或者再接再厉将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彻底歼灭后,将这一方向的兵力也解放出来也进行修整。
无论哪一路的修整,这一过程按照美国方面的评估都需要大约3-6周。在此之后,俄军将再次获得规模达到8-10个旅左右的机动部队,无论是用于轮换当面作战的其他部队还是在别的方向发起新的攻势,这都是一直规模不小的力量。
乌军的精锐机械化部队损失惨重 图源:社交媒体
而在基辅方面,为了防止俄军进攻聚集起来的重兵集团,同样也获得了调整部署的机会。从数量上看,这支部队的规模比进攻的俄军更大,即使除去留在基辅继续加强防御的部队,可投向其他方向的部队规模依然可观。但它们的技术装备,特别是坦克、步兵战车等机械化装备尤为缺乏,由于乌克兰在过去年里为了充实其武装力量编制内的装备已经在国内几乎倾尽一切,眼下很难有足够的后备装备可供补充,因此这支部队即使经过整修,也主要会作为一支增援的防御力量,用于加强乌克兰东部乌军的后方,阻止俄军对乌军主力两翼进行包围或者侧击。
而想要这支乌军能够具备更强的进攻能力,其关键因素应当是乌克兰能否在短时间内从美国和北约国家争取到实实在在的重装备--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自行火炮等等。
如此一来,随着原本处于主战场之外的基辅区域的战斗告一段落,俄乌两军的主要注意力又再一次回到了战争的主角--顿巴斯地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俄军分兵突袭基辅虽然未能实现其一开始设想的快速结束战争的企图,但客观上牵制了乌军的后方部队,为占据赫尔松州、包围马里乌波尔等作战行动创造了条件。
某种程度上,战争的形态又回到了笔者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的"翻车言论":俄军由于规模所限,不大可能在乌克兰全境发起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其主要的兵力和行动都会集中于顿巴斯地区。
而这场乌克兰无意结束、俄罗斯又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结束的战争,注定还要迎来第二轮的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