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2023财年的美军核武库的相关开支依然是按照《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美俄保持战略核均势的基本前提制定的;也就是说,要替换的核武器数量差不多维持在不超过700件核载具(包括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重型轰炸机)和不超过1550枚部署状态的核弹头。
不过从2021年开始,美国军方高层和相关智库已经意识到、并开始着手考虑应对除了俄罗斯之外的新的战略核力量对手--中国。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观点,随着中国在建设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领域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中国不仅在各种战略核武器与核载具的技术上正在快速接近美国,在核武库的部署规模上也将会出现快速的增长。
对于美国来说,如何用低于中俄总规模的核武库规模,对中俄都产生足够的战略核威慑效果。尽管眼下受限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美国在2026年前无法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但未来美国在核武库的规模和核载具的更新上的任何新动作,都会分掉军费预算里更大的一块蛋糕。
除了核武库为了全面更新需要加大投资的同时,美国军队在更多领域展现出了要同"冷战红利"、甚至"冷战后红利"彻底告别的趋势。例如,美国空军就在2023财年提出要退役33架现役最老的F-22战机,将节省下来的维护经费投入到下一代战斗机(NGAD)项目的研制中去,并且可以将原本用于升级这些战机的18亿美元用于诸如采购F-35等更新的战机。
这一思路固然有相当的合理性,毕竟F-22作为一款冷战时期研制、21世纪初期服役的战机,不仅机龄在美军的五代机队中相对较大,其用于欧洲战场空战的设计思路带来的技术特点和难以高效融入美军"网络中心战"环境的配置都使其运用存在相当的局限。该机停产以后,在作业维持和机队维护上的难度也是日益加大。
再加上,中俄先后列装了本国的五代机,同时也在大力开发各类反隐身作战体系,F-22的技术优势如今也已遭到相当的削弱,预期耗费巨资维持和升级这样一款存在许多不足的老战机,某种程度上确实不如采购一批更新的F-35或者干脆加速下一代战机的研制。
而美军的选择似乎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态度:2023财年的预算申请中,美军减少了F-35战机的采购量,将F-15EX的采购量翻倍,同时投资17亿美元研制下一代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