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 古代封建王朝为何都称“朝”而不称“国”

2022-04-02 13:20     360kuai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跨越了2000多年的时间,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到清末溥仪退位,中间江山易主,王朝更迭,政权多达数十个,这些政权国家都用"朝"或"国"来代指。

但纵观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呼各国政权都是以"国"来代替,但在秦朝大一统之后,国家政权的称呼便转换成了"朝",而在之后里历史进程中,除了大一统的正统王朝用"朝"来称呼外,各个割据势力或者周边政权都以"国"来代指,这是为何呢?

"朝"指的是"面朝、面向",意欲为朝见,特指一个的正统国家政权,指的是在中原上确立了政权的各个王朝,如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都是大一统的正统王朝。

而"国"字包含这疆域,领土的意思,但在先秦时期,还特指某一个地方的都城,指的主要是领土主权。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是诸侯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即分邦建国,实际上还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周天子。

阅读下一篇

此人喝醉酒,祸害了2个妃子,无奈之下起兵谋反,后来成开国皇帝!

古时候以皇帝为尊,皇帝掌管着整个国家,更是一切的主导,帝王的命令更是不可违逆,就连欺君都是不可以的,这就是古时候的封建制度,总而言之,皇帝说的一切身为臣民必须得服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