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务机构那么厉害,清朝却消失了,清朝如何监视大臣?(2)

2024-06-27 07:43  360kuai

到了雍正执政时期,雍正又将清廷的情报机构更名为粘杆处。粘杆处便是民间所说,雍正麾下的血滴子。粘杆处的正是名称为尚虞备用处。最早的粘杆处是一个负责粘蝉、捕捉蜻蜓,服侍皇族钓鱼的服务组织。雍正还在潜邸时,其位于北新桥附近的贝勒府内有一棵参天大树。每当盛夏来临,枝繁叶茂的树木间就会响起聒噪的鸣蝉。不喜吵闹环境的胤禛特意组织家丁,用木杆去捕蝉,这些家丁就是粘杆处的前身。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和硕雍亲王,同时诸子夺嫡也进入最激烈阶段。

表面上与世无争的胤禛,暗地里却在制定计划,加快争夺储君之位的步伐。为了获取政敌情报,掌握百官动态,胤禛便开始招募武林高手,训练家丁。这支由武林高手和家丁组成的队伍,主要负责的任务便是帮助胤禛四处打探情报,铲除异己。随之这支队伍被胤禛正式起名为粘杆处。其实粘杆处不只是胤禛首创,清朝早期的皇帝也有设立粘杆处,但当时的粘杆处只是为皇帝负责:巡狩时扶舆、擎华盖、捕鸟,驯鹰等工作,并不负责收集情报。雍正登基后为了维护统治,他便将粘杆处划归到内务府名下。雍正如此做,等于是将粘杆处摆在了明面上,雍正可以直接利用内库的钱银发展,壮大粘杆处。

粘杆处虽然被划归内务府名下,但它依然是一个直属于雍正的暴力情报机构。其总部一直设在雍正龙潜时的府邸。雍正执政的第三年,雍正将自己曾居住过的潜邸更名为雍和宫,同时雍正还降旨将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这就是说更名后的雍亲王府,只有皇帝才能居住,一应宫殿规制都和皇宫等同。但改制后的行宫,却并未像皇宫那样覆盖黄色的琉璃瓦,雍和宫的殿顶,依然在使用绿色的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