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陈氏必看:“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为枫桥陈氏写了篇文章(5)

2023-12-17 14:42     360kuai

乾隆年间(1736-1796),陈氏家族意见分歧,宗族一分为二,各建祠堂(萃涣堂和敦伦堂),各修家谱(萃涣堂谱和敦伦堂谱)。后来,陈遹声的祖父理问公(陈殿荣,号继垣,候选布政司理问,钦加五品衔,同治壬戌在籍殉难,钦云骑尉世职,诰封奉直大夫中书科中书加三级)发起倡议,筹建萃伦堂总祠,族孙陈宝堂(陈珪,恩贡,字宝堂,居东安乡先陈)鼎力相助,终于使陈氏宗谱分而又合。

今年(1888),陈遹声的父亲陈烈新(号莼斋,增贡生,历署嘉兴、长兴县训导,镇海县教谕,勅封修职郎,例封文林郎)、族亲楼广文(楼观,名广文,字晓沧,枫桥楼家人。同治五年补弟子员,光绪乙酉科拔贡生。丙戌以拔贡应廷试,朝考二等,授教职),及宗族内德高望重的人,一起重修家谱,其排行世系恢复到合谱前,那些迁居到外地的支派也编入了谱中,如此则远方的宗亲回来了,分离出去的又重圆了,理问公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理问公的第三个儿子叫陈月峰,是我丁卯年(1867)录取的举人(张之洞因主持乡试招录了陈月峰,两人便有了"年谊",故陈遹声成为"年家子",张之洞序末署名时也使用了"通家"这个词),陈遹声是陈月峰的侄子。我询问陈遹声,得知陈氏家族近年中举的有三人,陈月峰是一个,陈遹声是一个,陈宝堂的儿子(陈伟)是一个,这三人均博学多才,擅长诗文。如此看来,陈氏家族正蒸蒸日上,方兴未艾呢。希望陈遹声回去后,与族人再接再励,大振陈氏家声。

这篇谱序出自"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之手,而请序者则是枫桥畸园老人陈遹声。当时,光绪十四年的时候,陈遹声还只有43岁,这一年是他在家丁母艰(母亲去世后在家守孝三年)的第三年,八月份他去了一趟广州,以自己是陈月峰侄子的名义,找到了两广总督张之洞,要来了这篇给家谱贴金的文字。冬天,陈遹声赴京城散馆学习。

这篇谱序,并非张之洞亲笔,而是宅埠陈凤锵重新抄录过的,可以看作陈凤锵的书法作品。

由此序可知,陈遹声家族对枫桥宅埠陈氏的宗谱编纂是功不可没的。从陈遹声祖父开始倡议合谱合祠,到陈遹声儿子辈,家族内四代人接连主持了陈氏宗谱的修纂大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