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了!美国拖中国下水的计划(4)

2022-03-09 11:40  环球时报

该机构成立于冷战时期,这种背景下,时任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单凭外交努力已经无法有效牵制苏联,故创设国家安全委员会用以协调军队(包括海、陆、空以及海军陆战队)及国内情报及国家安全机构,制定统一的外交安全政策。近年来,该会议的决策过程中形式主义的部分(如会议时间、地点、参与者等)越来越淡化,但在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所以,如果《纽约时报》所谓“匿名高官”来自于这个机构,基本上就跑不出拜登政府中的那几位重臣了。

这也跟《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文章——“美国要让中国为乌克兰危机下的中俄关系付出代价”的内容相互印证,可谓图穷匕见。

报道同样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拜登政府官员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中俄,并决定采取一种“突出强调中俄合作伙伴关系并让中国为此付出代价的策略”。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利用国际场合迫使中国公开表明立场。如果中俄两国之间出现分歧,美国有望从中获益,这是迫使中国作出选择的机会。如果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将在乌克兰问题上进一步孤立俄罗斯,降低中俄两国在其他问题上合作的能力,并让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存疑。

说白了,美国的算盘在于:当需要分化中俄的时候,就突出“中国责任论”,让中国去“劝俄罗斯”;当需要把中俄打包到一块打压的时候,就强调所谓“中俄轴心”。

说白了,在国际舆论场上就俄乌危机针对中国的污蔑,就是一场由白宫直接指挥,国际新闻署等执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之音”等为走卒,NGO、基金会等相配合的“特别行动”。

而外围配合者中,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中南屋”。

在华盛顿为新冠疫情、俄乌危机和高通胀焦头烂额之际,该“特别行动”居然还能调拨出不少人力和资源,以至于显得有些“内卷”,比如,美国驻华大使馆加紧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制造“反俄”文案和所谓的“历史更正”,试图唤醒“同盟”,以及在其他涉华议题上已经吃了瘪子的“恨国党”,就看起来像是在抢“美国之音”的活。

美国学者:美国应为俄乌冲突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