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松:普京“抛弃”明斯克协议,能换来美国接受“安保协议”吗(5)

2022-02-24 08:30  观察者网

从持续8年的乌克兰危机来看,局势走到这一步显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当然不排除会出现如下几个演变场景:

场景一:“冻结的冲突”。外交承认乌东两地区并“驻军”之后,不排除俄罗斯会采取类似高加索地区“被冻结的冲突”方式(如阿布哈慈、南奥塞梯)来冻结顿巴斯与乌东地区冲突,借此对未来俄乌局势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俄罗斯的直接介入,既可以制止地区新一轮的武装冲突,包括通过军事挑衅来恶化冲突形势的企图,同时也保留依据形势变化决定如何应对与美西方激烈博弈的灵活性。

场景二:“引爆定时炸弹”。实际上,西方从来没有怀疑过俄罗斯在这两个“独立”地区的“军事存在”,而俄罗斯以“维和部队”名义正式派遣军队,相当于“自毁”《明斯克协议》,美西方也不再对乌克兰施加更多迫使其履行《明斯克协议》的政治压力。

《明斯克协议》“被废”,使得乌克兰内部政治力量的天平更偏向于激进势力,促使其更加活跃,所以不排除接下来乌克兰的内部政治形势和俄乌局势将更趋严峻。

场景三:“1962年危机”。拜登已经再次表示不会派军队到乌克兰。这表明美国宁愿乌克兰在可能的俄乌战争中遭受失败,甚至包括付出失去乌克兰的代价,也不会轻易承认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因为即使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战争,也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拜登也不大可能对俄动武,通过强化对俄罗斯的施压、制裁和北约成员国的军事部署就可以打压俄罗斯。根据俄方专家的分析,在没有出现类似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严重危机之前,俄美之间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安全保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