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人士提供的联合投资合同)
不过,在时代周报记者提出想查看转售份额的影视公司与出品方的合作协议时,即"底层协议",上述人士表示无法在当时提供,并松口自身是第三方公司。
"我们与出品方直接签署投资份额协议,需要签合同并支付定金后才能视频连线查看,你也可以前往公司考察并现场签订合约。"上述人士说道。
"《水门桥》6个亿的成本,后续只要保证18亿元的票房,就能够回本,你投30万元能赚90万~100万元。如果票房没有达到18亿元,我们依然给你按照18亿元的票房分红,能够保底。"或许是看时代周报记者迟迟没有行动,为尽快打消疑惑,有影视机构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承诺兜底,并称为表示诚意,还可以额外赠送《奇迹·笨小孩》3万元的份额。
不过,专业法律人士否定了所谓的"保本"合同。"从目前的合同看来,里面有多处明确提示,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不存在保本约定。即使对接人员口头或在微信中作出再多保本的承诺,诉讼中法院也不会支持。"针对影视机构提供的合同,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凌云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周期长、隐蔽性强
"虽然电影投资逐渐成为常见的投资方式,但多数人对影视行业投资制作等系列环节并不熟悉。意图牟利的影视机构利用行业壁垒设计投资陷阱,可以做到以假乱真。"2月20日,一名资深电影制片人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上述制片人表示,利用电影份额行骗的影视机构,多数称是出品方授权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受委托转售投资份额。"他们有成套的诈骗流程,除了利用公开备案的真实影片伪造大量虚假资料,还将公司开设在高端写字楼,更安排稍微懂行业的工作人员,用专业话术伪装'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