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还是闹剧?——解读俄乌冲突对市场有何影响

2022-02-21 13:13     金融界

摘要

点燃导火线、推动乌东局势走向战争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目前还看不出本次乌东危机被推向战争的可能性。后续各方博弈可能会加剧,但除非出现新的不可预测事件,否则最终大概率将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俄乌真正开战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之内可能出现反复。市场连续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会推动短期油价继续维持强势,或还有继续突破的可能。但之后继续上升的驱动将会减弱,除非俄乌真正发生冲突,或紧张局势持续三个月以上,否则中期双方矛盾缓和,油价将会回吐涨幅,进而向长期逻辑转变。

进入2022年,一场地缘政治风波在黑海北岸上演,乌克兰与俄罗斯日益剑拔弩张,双方均在乌东部停火线附近集结重兵。进入2月中旬之后,俄乌边境局势逐渐进入“罗生门”,美英等西方国家不断渲染紧张氛围,但俄方则坚称“不希望发生战争”,一度有报道称俄罗斯已经开始从边境撤军。2月17日,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部民间武装力量爆发冲突,双方各自指控对方率先发动袭击,乌东部地区形势愈发扑朔迷离。

乌东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纷纷做出反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纷纷介入,与俄方进行交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先后敦促本国公民离开乌克兰,而华盛顿对乌军援也分批运抵。全球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事件的显著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国际原油,目前油价已经来到了2014年以来的高位,Brent价格逼近100美元/桶大关。本次乌东危机究竟从何而起,又将走向何方?究竟是真枪实弹的战争阴云,还是有心人主导的一场闹剧?本文将从历史与地缘角度进行解读。

乌克兰问题的历史根源:向东,还是向西?

乌东问题,表面上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冲突,但本质上是乌克兰内部的问题,是两股力量“一个向东,一个向西”的问题。事实上,乌克兰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东西两股力量的反复撕扯之中。

图1乌克兰地形

危机还是闹剧?——乌东事件解读及对能源市场的影响分析

图片来源:(Generic Mapping Tools)

从地形来看,大致以第聂伯河为界,乌克兰东西部呈现两种不同的地貌态势。东部的第聂伯河-普里皮亚季河谷地气候适宜,水草丰茂,适合农牧业的发展;而西部则以喀尔巴阡山地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1242年,西征的蒙古大军攻入乌克兰,灭亡了早期统治者基辅罗斯国,随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在二百多年中统治了这个地区。随着蒙古势力逐渐衰退,乌克兰东西部逐渐产生了两股不同的力量。第聂伯河西岸的一些部落受到了西面波兰-立陶宛天主教势力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代乌克兰民族的始祖;而河东岸的土地则逐渐被自俄罗斯南部迁徙而来的农民和自由骑士所占据,形成了后来的哥萨克民族。

15世纪开始,乌克兰土地上的东西两股势力开始了更为激烈的交锋。东北部的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崛起,推翻了蒙古人统治,并建立了后来的沙皇俄国,势力逐渐向东延伸至第聂伯河一带,并逐渐与同样信仰东正教的哥萨克人接近。而西面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也不断向西拓展,试图在乌克兰建立天主教为基础的统治。到了17世纪,哥萨克人爆发反对天主教的武装起义,沙俄乘虚而入,通过1654年的《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的乌克兰土地纳入统治。此后俄罗斯势力愈发强盛,至18世纪末乌克兰大部分土地均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土,东西乌克兰民族也逐渐统一,但内部东西两股势力带来的分离倾向并未消失。

进入20世纪,沙俄统治倒台,而乌克兰成为苏联重要的加盟共和国。在此后的二战与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盆地的煤矿成为苏联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乌克兰与俄罗斯也度过了很长时间的蜜月期。1954年,为纪念《佩列亚斯拉夫和约》签订300周年,时任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将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半岛划归乌克兰,乌克兰成为苏联西南部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也成为了苏联油气向欧洲出口的通道。但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乌克兰工农业经济极为不均衡,导致东西部发展出现显著差距。70年代后,苏联为了满足对欧油气出口,削减了对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的天然气供应,导致乌克兰东西部的差距日趋严重,地域矛盾再度浮出水面。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更是给乌克兰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乌克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反苏反俄势力日益抬头。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各自独立,乌克兰逐渐成为了俄罗斯面对北约东扩的唯一屏障。尽管乌克兰政府一度继续与俄罗斯保持步调一致,两国曾以独联体形式共同存在。但随着东西欧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拉大,乌克兰国内矛盾也不断发酵。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被指控舞弊,乌国内爆发了反对亲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的示威活动,“橙色革命”爆发。其后亲西方反俄罗斯的尤先科当选乌克兰总统,俄乌关系迅速恶化。此后俄罗斯与西方势力开始公开介入乌克兰政局,亚努科维奇、尤先科、季莫申科等政治寡头先后当政,乌克兰政局动荡不断。俄乌之间、乌东与乌西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两次乌东事件的经过与比较:未来将走向何方?

2013年底,亚努科维奇政府宣布暂停对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引发国内民众普遍不满,反对亚努科维奇的示威迅速蔓延至全国。2014年2月,在示威者的压力下,乌克兰议会罢免了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位,亚努科维奇被迫逃亡俄罗斯。但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甘失败,反对议会决议的示威活动再度爆发。这时,对乌克兰东部地区虎视眈眈的俄罗斯迅速介入,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并在3月初举行公投,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且并入俄罗斯。而乌克兰东部俄乌边境的示威者也攻占了当地政府,宣布建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及“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自此乌克兰陷入了实质上的分裂状态,内战由此打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