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一明朝石碑,碑上刻着大字:扯淡,再不来了,怎么回事?

2025-03-15 09:42  360kuai

王莽的一生,仿佛笼罩着一层神奇的迷雾,他的所作所为,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自他称帝后,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命令:土地国有,平均分配;废除奴婢制度;修改官制和地名……他的种种举措,都让我们合理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不过,王莽我们先暂且不论,单就河南出土的"扯淡碑"而言,它却更像是穿越者留下的"遗物"。

扯淡碑,其实是河南省淇县的明末"泰极仙翁碑",只因碑上刻有"扯淡"二字,所以被戏称为"扯淡碑"。令人疑惑的是,扯淡碑上既没有刻墓主的姓名,也没有刻具体的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扯淡碑阳面中间,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又在泰字两边刻了大大的"扯淡"两字,所以才得名,扯淡碑。扯淡碑,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只有扯淡两字,而是上面的碑文内容藏头露尾,作为一个墓碑,是主人给自己立的,还不写名字,只用泰极仙翁代替,更没有立碑时间,后世研究才确定是明朝的。最主要的是碑首横着了四个字"再不来了"。

另外,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正中央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在其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翻译过来就是:我没有辜负上天的期望,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没有欺骗鬼神,也没欺骗穷苦百姓;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窍门,只是顺其自然罢了。

从碑阴处的内容上来看,刻写碑文之人,真的很像修仙小说中的穿越者,可是根据正文的记载,却又不像那么回事。碑文正文共64个字,记载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之人在云梦山隐居修行,活了144岁,如今已四大皆空,了无牵挂。如今已经年老体衰,故而立此石碑,权当纪念。

虽然有着穿越这种不科学的猜测,但是考古方面还是有自己的解释的,因为碑文中有"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字样,燕人不必多说,北京那块的人,水木氏,推测应该是沐氏,明末甲申。说是碑主是明末甲申年来的此地访道修真,而明末甲申最著名的事自然是甲申之变,也就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灭亡的一年。加上事迹已详载,是说碑主的事迹早就被人详细记载了,不敢再多说什么。所以碑主应该是明朝的朝堂名人。

根据这些线索,推测碑主应该是明朝勋臣沐氏,是在李自成进京时逃到云梦山隐居的,虽然想伺机东册再起,结果到死都没成功,于是心灰意冷,给自己以前的作为批了两个字"扯淡"。

然而,即使碑文内容可以解释得通,但"扯淡"二字的来历却仍然成谜,现代社会常说的"扯淡",怎么会在明朝出现?其实,明朝的沈德符曾在《万历野获编》中提过:……每书壁及几牌云"精扯淡"三字……由于得出结论:明朝时,"扯淡"二字已经出现,所以扯淡碑是沐家后人所立的结论基本可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