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朝"分别是指由大将军、大司马等官吏组成的中朝,由丞相为首所组成的外朝。从这个政策的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利用大司马左右将军等官员大大分化了相权。
为何汉武帝要迫不及待分化丞相的权利呢?其实此时的相权已经大大威胁了皇帝的权利,在汉朝初期,皇帝往往都能和丞相和谐相处, 汉朝是刘家借助功臣良将所打下来的天下,这个前提就决定了,刘氏一族绝对不能一个人独吞这个成果。
所以在汉朝初年,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往往有过去的功臣所担任,他们手中的权力极大,既能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辅佐皇帝统管政务,又能监察中央百官和地方郡守。
虽然汉朝初年丞相和皇帝之间大致处于和睦相处的状态,但依然会有权力之争,皇帝的意见有时候也会被丞相所拒绝。比如说汉景帝时期,想要立皇后的兄长为诸侯,就遭到了丞相周亚夫的拒绝,丞相认为"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