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公益行动,中国版“冰桶挑战”(2)

2022-01-18 16:00     观察者网

不过事实证明,先天不足的“喜憨儿”经过后天培训,也可以掌握谋生技能。

“喜憨儿”周周就是一个例子。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周周,虽然年龄已经48岁,但智力只有5岁儿童的水平。

社区好不容易帮他介绍了一个工作,但由于常受欺负,他只干了一天半。

后来,周周来到爱德基金会旗下的爱德面包坊,这是全国首家为智障人士服务的社会企业。

在这里,普通人花3天时间就能学会的东西,周周要学3年。

通过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周周掌握了多项技能,已经成为一名烘焙培训师,甚至还用自己的工资给家里买房出了一份力。

这样的案例,在爱德面包坊并不少见,房晓蓉也看在眼里。

但放眼全国,尚未突破职业困境的“喜憨儿”还有很多。

国内有统计显示,心智障碍者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近2000万人,而相较于德国心智障碍者约30%的就业率,国内真实就业率仅约2%。

缺乏相应的培训,是国内的“喜憨儿”无法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

正是了解到这些,富有爱心的房晓蓉,希望能用自己积攒的小红花去捐助“喜憨儿曲奇制作课”。

“喜憨儿曲奇制作课”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联合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

当爱心用户每捐出89朵小红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就会给“喜憨儿”捐赠一节曲奇制作课,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老师和场所,帮助他们获得工作机会和更有尊严的生活。

长远来看,只有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职业困境、实现自力更生,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持续向前推进。

这也是房晓蓉坚持积累小红花的最大价值所在。

一块做好事,把好事做好

从小红花首次亮相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

可以说,小红花的诞生与发展,就是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的缩影。

2015年,腾讯公益从0到1与各方伙伴携手上线了首届99公益日。

那个时候还是互联网公益发展的初期,产品与传播更多聚焦在让用户了解互联网公益的核心特色与参与方式,让更多人参与互联网公益。

但新的困难接踵而至。

在了解和熟悉互联网公益后,如何让用户形成做互联网公益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投入,如何让用户在互联网公益中体验到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如何具体而形象地告诉用户参与互联网公益的收益,都是互联网公益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经过摸索,小红花成为腾讯公益的答案。

2018年的99公益日,小红花首次登上腾讯公益平台。用户的每次捐赠,都会被记录。做好事得小红花,这个朴素理念开始印刻在用户脑中。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