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4)

2022-01-17 13:35     果壳网

“每次做这种试验,心都提到嗓子眼。我记得有一次试验,当量如何当时知道了,物理试验的具体结果要第二天才知道,会不会没结果呢?那一夜我睡不着,翻腾得厉害,真担心啊!心慌、心跳、紧张、不安,非常之难受!我躺在床上,不敢动也不好意思叫人,强忍着,现在想起来真后怕,那时我40多岁,如果晚几年,心脏就会受不了,就会死在那儿。还好,第二天,大部分成果拿到了,心脏也好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电视剧中,收尾在氢弹成功爆炸时:胜利,庆祝,画外音响起了《后出师表》:“……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场景丨电视剧《功勋》截图

但是,对于于敏和同伴来说,这只是另一个起点。

突破氢弹后,于敏继续带领团队继续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什么要做这些?

电视剧《功勋》中,于敏在加入氢弹研制前后,曾分别用“馄饨”和“打牌”来打比方:

“你来一碗,我也得来一碗,你有,我也得有。核平衡才是平等。”

“手里有牌,我怕什么。”

1999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记者问:有人不理解您的事业,认为是制造杀人武器,对此您怎么看?

于敏答:

“实际上不是杀人,而是人家要杀我,我不能不准备自卫。

……我国的核战略属于战略防御性质,所以一有原子弹就立刻发表声明,我们完全是为了自卫,我们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也不会用核武器进行威胁。"

于敏先生于2019年1月16日去世,享年93岁。今日是他去世三周年。

对大多数人来说,与氢弹关联的名字,更广为人知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其实,背后还有一串名单,都是功勋人物。

《功勋》剧中“无名英雄于敏”这部分,细节中能看到好几位的缩影:邀请于敏参加氢弹研究、帮他争取机时的,是钱三强;办公室坐在一起,争论起问题互不相让的,是何祚麻;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公文包中绝密文件的,是郭永怀;身体受到核辐射,是邓稼先,或者更多不知名的幕后英雄……

历史记录中,我国两弹研制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2月28日,氢弹理论实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研制氢弹的国家。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是世界上最快的。

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历史节点之间,缠绕着很多人生命中的枝枝蔓蔓。他们是普通人,他们又不普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