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贝特·普吕格: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的一封公开信(3)

2021-12-29 08:00  观察者网

他们两人是对的!无论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还是阿富汗,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等少数地区之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恶化了这些国家人民的处境。无数人伤亡、遭受酷刑和流离失所。2015年叙利亚人大规模逃亡欧洲或2021年西方士兵仓惶撤离喀布尔,都再清楚不过地展示了善意和高尚的动机最终是如何适得其反的。

维护和平是最高目标

部长女士,请允许我基于历史经验以及我自身在过去的错误判断,就价值观外交、但并非自以为是的外交政策提出以下五个观点:

1)维护和平是价值观外交的当务之急

伟大的哈佛教授格雷厄·艾莉森将崛起的中国和“守成者”美国日趋严重的冲突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不断尖锐化的竞争进行了比较:当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堪比今日由台湾空域引爆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从这个历史比较中得出以下结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destined for war)。基于这一危险,诸如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等这类不断火上浇油的做法是否明智?还是利用这场运动会展开广泛的外交攻势更迫切必要?

哈佛教授格雷厄·艾莉森。来源:中国日报

基于价值观的外交政策不该姑息或淡化对维族人的残酷压迫,但它首先应服务于维护和平。它不该一味用潇洒和象征性的言辞来横加指责,而应该通过默默的外交来具体改善人们的处境(譬如彭帅事件)。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我们必须以理说服中国人,但我们不能“惩罚”,更不能“迫其就范”。重要的是利益平衡和外交解困。

那么俄罗斯呢?我们有理由为俄罗斯挺进乌克兰边境感到担忧,但是,我们难道除了威胁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难道我们不是更应该打破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并以新的建设性建议来取代有关新制裁的讨论吗?您提出的关于基辅和莫斯科应重新恢复直接会谈的建议大方向是对的。

在这方面,是否应该考虑像延长乌克兰天然气过境协议那样由欧盟出面调停?或者,是否可以考虑在气候领域,如风能、太阳能、能源效率、造林、共同的氢能项目等,与俄罗斯进行广泛的合作?在冷战正酣的1970年,与苏联签订的天然气管道交易至今都维护着欧洲的和平。气候政策方面的广泛和长期合作同样有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再说,这点也见诸于联合执政协议中。谁阅读过普京最近的一些讲话,谁就很快能发现,俄方原则上也是有意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