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时代财经了解,从2018年至今,共计47家企业分3批进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俗称"白名单",也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新时代中能在上述名单之中。
但想要进入白名单并不容易。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源集成部总监王晓鹏受访时曾表示,"我们要符合50多项评审条件后才能进入'白名单'。2019年我们仅对厂房升级改造就花了几百万元"。
各方面投入上的差距,致使"白名单"企业回收动力电池的成本略高,顾虑不少,给不出小作坊的回收价格,也导致电池回收规模远不如小作坊。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78万吨。而据时代财经了解,真正流入正规回收渠道的仅约总量的10%。国轩高科电池回收项目总监刘东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有10%-20%的废旧电池进到正规企业,大部分电池可以说是不知所踪,流入不知名小作坊里"。
"主要还是利益关系。"对于上述现象,应旭峰表示。西安诺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动力电池BMS专家侯雷12月22日向时代财经表示,"'白名单'企业的回收价格方面优势没有非正规渠道的好,我去过一些pack厂,收回来的一些车用不良的电池包价格也不低。小门店买回来重新做完之后卖价比全新的低不了太多,所以利润空间还是不小的,但是正规渠道的利润空间比这个要小多了,正规渠道的不敢随便往外卖的,没有国家补贴的话可能利润都没有了"。
"现在电池回收主要为卖方市场。"一名"白名单"企业高层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我们正规企业认为可能只值200块的电池,一招标来了十几二十家各式企业,可能价钱会被抬到250-300元,那我们就赔钱了,自然也拿不到"。